望晚zd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近兩年廣州的城中村拆遷速度加快,尤其是黃埔,偶爾坐公交都可以看到正在拆遷的城中村或者在建的安置樓房。雖說我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廣州人,卻也因為初來廣州時在城中村住過幾年而對這個名詞稍微有點感情。
對於很多剛來廣州且收入不高的年輕人來說,城中村是租房的首選。城中村的住宿條件不如生活小區,樓房也是密密麻麻挨著,很少有房間在白天能夠有陽光照入,甚至好些只要想看得見東西就必須開燈,能夠有個小窗臺晾衣服就已不錯。在村裡租房的除去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也有來本地打工的夫妻或者小家庭,做各類工作的都有,於此就會顯得有點混雜,對於初次接觸的我來說心中多少有點害怕。
夜晚,在城中村居住的那段時日是我最害怕的,有時甚至希望距離下班的時間能慢慢走。第一年來到這邊沒多久就遇上臺風天氣,聽到外面乒乒乓乓的聲音,只能將自己縮成一團,風雨拍打窗戶,卻又不敢坐起來伸手開燈,只感覺我蜷縮著身體的那一個角落才是安全的。經過一天的工作稍顯疲累,只要能在晚上捧上書本安靜的閱讀,像似什麼都可以被驅散,可是這樣的夜晚也是比較難得,因為房子隔音很差,附近吵架、打鬧的聲音能特別清晰傳來,完全無法讓我“置身世外”……稍顯混雜的環境自然也讓我心裡多了一絲防備,無論在家還是外出,我都像似要給自己穿上一層防彈衣才能安心。
樓房之間狹窄的過道抬頭只能看見一線天,四處傳來的聲音夾帶各地方言、口音。行人有文質彬彬的企業白領,穿著得體,輕言細語,稍微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有點格格不入,卻又能讓人感覺到這就是真實的生活。菜市場裡賣菜的老闆記得住每位來到攤前的人的喜好,買菜的人也會提前跟老闆預定一些難得的新鮮的瓜果蔬菜,看他們很自然的嘮家常,會忘記這其實是一場日常生活的買賣,會在他們的神情裡看到真實的生活與對生活的期望。大樹下、魚塘邊坐著的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他們手裡提著東西或者看著正在旁邊玩耍的孫子孫女,有一搭沒一搭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聊天,這一幕會讓我暫且忽略此地位於大城市,出去牌坊就是車水馬龍的都市風光……
雖然是早已搬到小區居住,每次去朋友居住的城中村或者路過城中村,心裡都會有一股莫名的情愫升起,許是對曾經生活的紀念吧。而今,回到租住的房子便與外界隔離,四四方方的屋子就是我的小世界,記憶該永遠都會有正逐漸消失的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