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的就扔了,並且還找人把房子和院子都修了一下。
“老周,你孫子今年才十七,你這麼著急幹啥,再說人家學習那麼好,可能以後就留城裡了。”
當時來幫工的人這樣調侃爺爺。
“呵呵,就算住城裡也得在村裡有個家不是,要不然以後回來過年老婆孩子住哪?這孩子孝順,不是我逼著他那麼高的分都想報市裡的大學呢,就想離我近一點。”
體型高大但是被歲月壓彎了腰的老人半是解釋半是炫耀的笑呵呵的說道。
“也是,等小洋畢業了,你就享福了……”
這還是在爺爺後事上來幫忙的人對周洋提起的,可能那時候爺爺就知道自己可能沒有多少時間了。
“洋洋,洋洋~”
大嗓門的女聲在門外喊起,聽聲音是家後面的大嫂子,他男人叫周有福,是周洋的同輩。
雖然叫嫂子,但是其實她孫子都已經上小學了,只不過因為周洋和她當家的一輩,而整個村裡姓周的又都是一家,因此才這樣稱呼。
“來了,來了,大嫂子,吃飯了沒。”
周洋一邊大聲回應一邊小跑著去開門。
“吃了吃了,都下地扣了兩個小時果子(花生)了。”
這位有些農村婦女典型特徵大嗓門和健碩的大嫂子繼續大聲道。
可能是經常下地養成的習慣吧,傳統農村人嗓門一般都很大,要不然在地裡可能聽不清。
“咦,這麼多小狗。”
這時候周洋才注意到大嫂子懷裡抱著三隻小狗,都是剛滿月的樣子,一隻黑的,一隻白的,還有一隻黃的,每一個都瞪著自己圓咕嚕嚕的小眼睛好奇的打量著周洋。
“是啊,俺家狗下了,今天滿月但是養不了了,記得你小時候很喜歡小狗,就來問問你,你要嗎?”
雖然周洋刻意的躲避人群,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見到一些村裡人,因此他回來的訊息已經在夜晚大路邊納涼的人中傳開了。
“要,要,正好家裡有點冷清。”
說著周洋就開始為自己挑選,雖然農村的小土狗只吃剩飯就可以了,但是養太多了也伺候不起。
因此一般都是等小狗滿月就送人,比較涼薄一些的就直接在地裡挖個坑埋了,還能當肥料。
“你要幾個?”
大嫂子一聽周洋要頓時眉飛色舞,迫不及待的問道。
???
啥?
可以不只要一隻?
“我可以都要嗎?”
周洋弱弱的試探到,這三隻被母狗喂的非常好,每一個都毛色光亮,圓滾滾,肉嘟嘟,他還真不知道選哪個。
“可以啊,吶,都給你,問了一圈了,都不要,再不要就只能去集上賣了,行,好好養,俺回去了。”
大嫂子一聽直接把三隻小狗塞到了周洋的懷裡,轉身就要走。
周洋趕緊把小狗放到院子裡,拿了錢包就往回跑。
“大嫂子等等,貓換鹽,狗換錢,我得給你點錢,要不然不好養活。”
說著周洋從錢包裡抽出來一百塊錢,就往大嫂子手裡塞。
“呀呀呀,你這孩子幹啥啊,咱自己人不用這些,你年輕花錢的地方多,留著吧。”
見周洋懂事,大嫂子嘴樂的咧開了花,但是卻用佈滿皸裂和繭子的手把錢強硬的又塞進了周洋的兜裡。
這些錢的確有些多,畢竟兩包鹽才不到五塊錢,就算三隻也就二十塊錢,狗和貓在農村基本上價值一樣,因此以前換個小狗也就十塊錢。
現在去集上也就賣個十塊錢,主要是不缺,賣只是不忍心丟。
“不行,要不我不要了,三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