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第1/2頁)
景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我可就不跟親家客氣了。」陳獵戶隨後便招呼孫家幾個兄弟將他家窩棚挪到孫家兩個窩棚跟前,以方便相互照顧,又決定帶孫福文和孫福武兩兄弟上山去看看收穫如何,順道教他們兩人一些打獵技巧。對於這一點,兩兄弟自然欣然應允,孫萬貴也是樂見其成。
孫萬貴想採摘一些野菜、野果和藥材,如果有好的木料也會一併砍回來,就帶著老三孫福雙和老四孫福全跟著他們一起上山。
四個女眷被留在了山下聚在一起彼此照顧,這也是兩家結盟的初衷。
女人待在一起能做什麼?一邊做繡活一邊聊天肯定是少不了。
「之前著急趕路把繡活都荒廢了,眼下可算有工夫能繡一些。」安氏說完,將繡了一半的荷包從繡筐中取出。
陳秀芝有心在未來婆母和小姑子面前展示繡工,就跟著她娘將快要收尾的一個荷包也取了出來。
「你們這是從家裡帶的布和繡線?」張雲娘好奇地問,「我們一家光顧著逃荒了,都沒想過弄這些。」之前在村子裡,她也時不時做些繡活拿到城裡賣掉貼補家用。
安氏笑著解釋:「這繡布和繡線可不是從家裡帶的,我們那時也光顧著逃荒了。這些是秀芝她爹前兩天進城賣掉獵物幫我們娘倆去繡莊買的。」又隨口解釋,「也是我和秀芝閒不住,就想著繡點荷包換點錢。」
張雲娘點了點頭,隨即誇讚:「你這繡工可真好!」只是打眼一瞅,她就發現安氏針法細密,繡得極為工整和精緻。
「我這繡工可不如秀芝。」安氏說完抬了抬下頜,示意張雲娘看陳秀芝的繡品。
坐在陳秀芝身旁的孫福喜忙搶先說道:「陳姐姐繡的是不是比陳家嬸子好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陳姐姐繡的花和蝴蝶可謂是栩栩如生。」
「栩栩如生?」安氏聽後不吝誇讚,「沒想到福喜年紀不大,還會用成語,將來定是個小才女。」
「我?」孫福喜心道:小才女可算不上,但是言多必失是真的。隨即立刻找補,「嬸子快別笑話我了。我也是聽別人這樣說才有樣學樣,並不知道什麼成語不成語的。要說還是陳家嬸子懂得多。」
「我啊,」安氏並沒有隱瞞,「我曾經在一戶大戶人家當婢女跟主家學了些字,等到了歲數後求得主家恩典要回身契,嫁給了秀芝她爹。」
孫福喜暗暗點了點頭,難怪有那麼句話說是寧可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這麼看也不是毫無道理。
為了避免今後胡亂冒出沒法解釋的話,孫福喜抬頭朝陳秀芝問:「那陳家姐姐也識文斷字嗎?」
「她啊?她跟著我胡亂認識一些。」安氏就這麼一個女兒,自然把她自己認為好的都教給了陳秀芝。
「是啊!」陳秀芝順著她娘說的話謙虛地說,「我也就跟著娘胡亂認識一些,還不如我娘認的多。」
「那姐姐如果有時間能不能教教我?」孫福喜眨著一雙大眼一臉期盼。
「當然可以!」陳秀芝絲毫沒有保留的意思,「只要你肯學,只要是我會的都教你。」
「那可太好了。」這還不到一天的接觸,孫福喜由衷感覺她大哥是撿到寶了。
張雲娘在看過陳秀芝的繡品後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未來兒媳的繡工極好,人也好,哪哪都好,是越看越滿意。
安氏十分大方,要將布料和繡線分出來一半給張雲娘,張雲娘卻拒絕了。她早上讓孫家幾兄弟去後山薅了不少草,曬了曬打算按照孫福喜的提議多編一些草鞋和草蓆。
至於孫福喜?在陳秀芝打算教她繡花時,連連擺手。雖然知道這是古代女子的必修課,卻不太感冒。不過還是會學,卻不是在陳家母女爭分奪秒賺錢這會兒工夫添亂。
現如今她年紀小,身子骨又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