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种師道雖已年屆七十五高齡,
但他卻仍舊聲如洪鐘,話語間充滿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可按照按照史書記載,他卻將在明年逝世。
而在種師道逝世後不久,
北宋的京師開封便宣告失守,
城破國亡,
北宋就此滅亡!
他與李綱,可以說是北宋最後的名將,也是最後的希望。
在種師道的鼓舞下,一度崩潰的宋徽宗,終於重新振作了起來。
他看了一眼蔡京等人,隨後對种師道、李綱說道:
“且等看完影片直播後,再做定奪。
相信蘇先生一定會有自己的緣由!”
“是!”
……
影片最後,蘇治對宋徽宗的盤點影片總結到,
“上榜理由:
趙佶身為君主,卻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整日沉湎於書畫藝術,疏於朝政。
他性格懦弱,優柔寡斷,缺乏作為君主應有的決斷和魄力。
他缺乏識人之能,致使朝政大權旁落,奸臣當道,忠良受害。
他在位期間,北宋王朝內部黨爭不斷,朝政混亂,民不聊生。
同時,趙佶還過分追求奢侈享受,大興土木,加重百姓負擔。
他的這種行為,不僅使得北宋王朝的財政狀況雪上加霜,還引發了民眾的強烈不滿和起義反抗。
更為嚴重的是,
趙佶在位期間,北宋王朝開始面臨來自外部的嚴重威脅。
然而,他卻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強國家的防禦力量,反而聽信讒言,錯殺忠良,
導致北宋王朝在對外戰爭中屢遭敗績,國土淪喪。
趙佶自己和整個皇族,都成為了北宋的陪葬品。
最後,再送一首詩給宋徽宗:
秦人一璽十五城,百二十城當八璽。
元日臨軒組綬新,君臣相顧無窮喜。
九鼎崢嶸夏禹餘,八璽錯落古所無。
古人鄙陋今人笑,父老不慣空驚呼。”
這首《八璽》來自蘇東坡的老弟,蘇轍。
是蘇轍晚期時候的作品,寫於宋徽宗在位期間。
大觀初年時,
朝中奸臣鼓吹趙佶功績震古爍今,應該在皇宮舉行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
活動的重點內容便是——受八寶於大慶殿。
八寶,就是八枚玉璽,讚美趙佶是有道明君。
宋朝開國的時候,共有六枚玉璽。
到了宋哲宗主政期間,達到七枚。
宋徽宗繼位後,又增加了一枚玉璽,共計八枚。
一個不理朝政的皇帝,竟然有資格接受八枚玉璽?
蘇轍便覺得,這是天大的諷刺。
當然,蘇治也是這麼覺得的。
【歷史十大昏庸皇帝第九位:宋徽宗趙佶,盤點完畢!】
……
隨著光幕裡關於趙佶的盤點結束,百姓們開始紛紛議論起來。
在短暫的休息之後,影片裡開始出現了變化。
畫面初啟,
一個金碧輝煌、氣勢磅礴的城市便躍然眼前!
許多人一眼便認出了眼前這座無比繁華的城市——長安!
長安城中,寬闊的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
商販的吆喝聲、市民的交談聲、孩童的嬉戲聲、文人學子的朗誦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首獨特的長安樂曲。
各國使節、商人、學者紛紛湧入這座國際化大都市。
他們驚歎於大唐的繁榮與強盛,更被這裡的開放與包容所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