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 (第4/5頁)
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出口;也是有了定奪;對於族務不會再‘插’手;以後京中各房少不得又是過去景象;各家顧各家;成為一盤散沙……”
即便到了大明朝好幾年;可沈瑞骨子裡還是現代人;對於宗族本就沒有什麼歸屬感;忍不住為沈理辯白;道:“沈家九房;名為族親;可內外房早就出了五房;只是之前族長太爺經營的好;使得各房一直沒有分宗……一家子連著一家子的;要是以後真的事事找六哥;六哥也沒工夫尋思別的了……”
所謂族親;對外是親人;對內是什麼就不好說了。沈理幼年日子困窘;除了喪父之外;主要是堂親奪產;能對族人產生親近之心才怪。、
前幾年沈家宗房、五房、九房都有人在京;二房又是早定居京城的;早有了根基;使得各房都來親近;族親之間看似熱絡;實際上各房之間也有說法。不說別人;就是宗房沈械;對於年紀相仿且處處出‘色’的族兄弟沈理;往來中就帶了忌憚;生怕他將族人籠絡過去;威脅宗房的地位。因此;明知九房上下有心討好沈理;沈械也沒有出面說和;就是不願意讓沈理有助力。
等到沈械起復外放;失去對京城族人的掌控;才想起沈理來。想的很美好;在自己不在的時候;讓沈理做個牽頭人;籠著京城族人;將沈氏一族的榮耀揹負起來。那樣的話;除了庇護族人之外;少不得也成為宗房強援;加上背靠相府;以後沈械回京的事也就指望沈理身上。
顯然;沈理沒有那麼大公無‘私’;不陪他玩了…………31737+dsuaahhh+26846435……>;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
從沈理家出來;沈瑾神色怏怏。
沈瑞看了他一眼:“這麼不想去賀家?”
沈瑾搖搖頭:“親戚裡外;哪裡能總不見面?不是這個……我是在想玲二哥;也不知他以後會不會後悔……”
論起來兩人同為庶長子;早在嫡兄弟落地前;沈瑾、沈玲兩人都是嫡子待遇;只是在有了嫡兄弟後;兩人境遇不同。沈瑾這裡;孫氏敦厚;又有張老安人偏疼;半點委屈沒受;沈玲卻是被嫡母忌憚;待遇一落千丈;連讀書都不讓好好讀;就怕出息了壓制年幼的兄弟。要不是攀上二房這條大腿;沈玲以後就是個管事;在小兄弟成年前做牛做馬;小兄弟能管家後說不得就要被踢出來。
幾年經營;沈玲才有了今日;娶了官宦家的小姐;出入高門;不可謂沒有心智;可聰明反被聰明誤;二房需要的是幫二老爺打理庶務的老實子侄;而不是狐假虎威、威風凜凜的衙內。
沈瑾雖替沈玲可惜;也不過是唏噓這一句。遠近親疏;他自己有數。
天色擦黑兒;眼看就是宵禁;兩人沒有再耽擱;各自家去了。
回到仁壽坊;沈瑞就去了正房。
沈瑞並不覺得沈理是無的放矢;沈玲這幾年的變化不僅沈理看出來;他也看出來;只是之前想的沒有沈理這樣深刻。可是官場之上;有些疏忽能犯;有些錯卻是丁點兒也不能。沈理提點這一句;雖是未雨綢繆;卻是不得不防。
沈洲在南京;千里迢迢;到底如何約束監管身邊人;並不是沈瑞這個侄子一句話就能做主的。
聽完沈瑞的轉訴;徐氏嘆氣道:“是我疏忽了;沒有想周全。就算有大老爺早年請的師爺在二老爺身邊;也只是師爺;不能代二老爺官場交際;要不然也不會專程繞道松江擇了族人同往……”
沈瑞勸道:“六哥說的;不過是以防萬一。玲二哥到底年輕;如今日子過得好得意些也是尋常;讓二叔敲打敲打也就是了。”
實在不行;尋個由子打發了就是;畢竟只是提挈族侄;並沒有過繼。想想沈洲;知天命的年紀;二甲出身;出仕將三十年;卻是還讓這麼多人不放心;也算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