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束我的《越南戰爭求索》時,我不得不寫到一個人,那就是林登&iddot;詹森總統。他選擇了越南戰爭,卻沒有看到這場戰爭的結局。他在1973年1月就抱恨去世了。在我看來,他是一位苦惱的總統:這位頗具雄心壯志而又生性固執、出言粗率的來自德克薩斯州農場的人,一上臺,記者們就不喜歡他,把他描繪成一個鄉巴佬,他的每一句粗話,每一個動作都被加以嘲諷,他倍感受辱和委屈,對新聞界既恨又怕,他苦惱透頂,以至澳大利亞總理羅伯特&iddot;孟希斯不得不善意地寬慰他:&ldo;不必對那些靠筆桿子謀生的人耿耿於懷,他們愛說三道四就隨他們去說,公民們並沒有選舉他們擔任總統,選的是你,他們說話只能代表他們個人,而你說話卻代表人民!&rdo;,
在我看來,詹森值得同情,似乎也不那麼狹隘,他的傳記作者多麗絲&iddot;基爾斯女士就披露過她和詹森第一次相遇的情景:那是在白宮舉行的一次舞會上。這種舞會是為慶祝每年一度的研究員專案的,這一專案是專為總統內閣遴選年輕的學者以作特別助理而設的,那時的多麗絲正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所擇選的題目是對政府政策的研究,她寫了一篇反戰的論文,題目很帶刺激性:《1968年怎樣搬開詹森》!不打不相識,詹森特邀這位年輕的女士共跳華爾茲,他說:&rdo;到華盛頓來吧,如果我不能說服你們這些哈佛的年輕姑娘,我就一錢不值!&rdo;
多麗絲深信詹森的社會改革,也敬佩他要建設&ldo;偉大社會&rdo;的藍圖,他夢想作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社會改革家而永垂史冊,並且讓美國人民永遠銘記他的偉大業績。多麗絲那時不瞭解這位一心進行社會改革的實幹家,為什麼投進了越戰的陷餅,而詹森卻要向她解釋投入越戰的動機,把一肚子苦水倒給這位姑娘,藉以取得她和美國人民的同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