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水馬龍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痴僧拳勢沉重,走的是陽剛威猛的路子,但在方天柔和的拳勢之中,他只覺得處處不如意,有一種有勁無處使的感覺,在方天緩慢的拳勢面前,自己剛猛如風的路子完全走不出來。而方天偶一反擊,卻使自己手忙腳亂,大感吃不消。
兩個人在一起打鬥良久,方天知道痴僧是在與他試手,便盡展拳勢之長,引、借、崩、靠四字決盡情發揮,打得是酣暢淋漓,對拳勢拳意的領悟也是越來越多。
公孫燕在靜靜地看著兩人動手比試,逐漸地有了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直覺中,她覺得有必要再深入研習一下師門武功。她可不願意落後方天太多,正是由於有了這個想法,公孫燕日後在武功上的進境極快。
痴僧忽然跳出了圈外,對方天道:“不打了,這套拳法很好。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後發制人,借力打力,很好!很好!”
這一場比試打下來,方天收穫良多,卻也感到有些心浮氣動,就知道自己雖然武功大成,但到底根基尚淺,日後還應多多修煉才行。只見痴僧依舊面不改色,呼吸平穩,不覺大為佩服痴僧的深厚修為。
痴僧忽然沉思起來,良久才道:“據說,武當派有一絕技名曰太極拳,是祖師張三丰真人晚年所創,其拳法最是講究‘以四兩撥千斤’、‘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又有什麼‘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的說法。看此拳理和拳意,竟與天兒所使拳路有些相通之處。”
方天卻也大異,自己在特殊的功境之中,感受到了風之形態,才體悟到這以柔克剛之意,誰知,在江湖之上已經有了這種拳法了,如果有緣,倒是可以借鑑、切磋一下。要知當時,太極拳還是武當派絕頂的功夫,武當派一直珍如秘寶,能夠修煉的人少之又少,在江湖之上還沒有流傳開來。方天要想見識一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痴僧也是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才知道有這一路拳法存在。
痴僧道:“天兒,你這路拳法雖然高明,但用於武林爭勝,還有些用,但用於阻止武林浩劫,以殺止殺,卻有不足。不知天兒善使何種兵器?”
方天道:“師伯有所不知,我隨師父十載,只是修習內功。此外師父只傳了我輕功‘逍遙遊’身法和這一路‘四明拳’,至於小侄所使劍法,家師只是傳授劍意,完全是仗著‘逍遙遊’身法隨機應變而來,並沒有學過什麼劍法。”
痴僧“哦”了一聲,大感驚異。
其實,這正是修習玄心派陰陽神功的特別之處。這個陰陽神功全在內力變化之上發揮奇效,只要進入了第七重的境界,修習者已經是脫胎換骨,此時,大多都能根據自身需要,創造出自己所需的武功。如果事先修煉了什麼武功招數,那麼反而會受到限制,容易影響修習者的自由發揮。就象方天一樣,由於受到“逍遙遊”身法和四明拳的限制,他所創的兩種武功也都脫胎於這兩者。但一個人不可能只修習內功,而一點也不學拳法招式,即使不去學習,看得久了,在心中也會留下印象。正是因為如此,玄心派歷代以來,倒是有許多高手依託四明拳而創出了不同版本的四明拳。一個門派之中收藏有這麼多不同版本的基本拳法,在武林之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痴僧看了看方天和公孫燕道:“師伯這裡倒有兩套武功,不知你們願不願意學?”
這還是痴僧第一次在他們二人面前自稱師伯,二人一時福至心靈,同時跪下道:“謝過師伯傳藝之恩!”磕了三個頭,站起身來,面上露出喜色。
痴僧拈鬚微笑。
從第二天開始,痴僧便開始督促方天和公孫燕練功。他只傳了二人一套指法,一套劍法,雖然不多,卻都是絕頂的武功。
那套指法為“蘭花拂穴手”,這路指法變化萬千,繁複無比,二人直學了一個月,才勉強記住了這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