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第2/4頁)
蔣勝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錢惟演站住,回頭看著劉娥。
劉娥深吸一口氣,微笑道: 惟演近日,想來與王得一研究道家學問甚多吧!
錢惟演看著劉娥,意味深長一笑: 官家近來,挺喜歡長生之術的。
劉娥心頭巨震,失聲道: 長生之術? 太宗素來並不迷信這些的,難道是因為
錢惟演微微一笑,陽光下但見他玉面薄唇,笑容中早已經說明一切。
自張詠入蜀,蜀中大治,既免了陝西運糧支援,李順餘部的勢力,也漸漸被官兵所圍剿得差不多了。七月中,李順朝中書令吳蘊所帶一支人馬被滅後,大將軍張餘率所部人馬退入山中。
張詠上書,以蜀中亂軍漸平,王繼恩所率的禁軍長駐蜀中,已經無敵可剿,反而騷擾當地,激起新的民憤。但是因為蜀中剛剛平定,驟然全部撤軍,會引起地方上的不安,請求緩緩撤軍,並授於張詠安撫蜀中的權力。
禁軍長期駐守地方,本來就是太宗所不願意看到的,得報甚喜,當即下旨,令峰州團練使上官正、右諫議大夫雷有終並為西川招安使,代替王繼恩的職務。並令王繼恩率所部兵馬,緩緩撤回。
太宗每遇大事,喜歡更改名字年號,以改變心qíng。
自蜀中之亂稍定,便下旨,於次年改年號為至道。
改元之後,果然有了新氣象。
就在李順之亂初起之時,遼國和夏州所派在中原的探子,早將此訊息傳了回去。夏州李繼遷先按耐不住,派了小股人馬先行試探著騷擾西北之境。
與此同時,遼國招討使韓德威,率党項、勒làng、嵬族等各族部落共聯兵數萬鐵騎,從振武關而入,南下侵宋。這韓德威不是別人,正是當今遼國全權總攬南北二府的楚王兼大宰相韓德讓的親弟弟。這次遼國由他掛帥,擁重兵,正是氣勢洶洶而來,乘著大宋內憂之內,趁火打劫而來。
兵臨城下之日,恰是蜀中之亂已平之時,太宗得以從容騰出手來,坐鎮指揮。
至道元年正月,永安節度使折御卿與韓德威大軍交戰於子河汊,韓德威中其埋伏,大敗。勒làng等部族早受韓德威的氣已久,此時趁機反擊,韓德威雪上加霜,這一戰敗得全軍覆滅。所有輜重全部丟棄在戰場,只率一小股人馬,逃回幽州。遼國一向治軍嚴厲,若換了別人遭此大敗,必受重懲。只不過韓德威自有身為幕後太上皇的哥哥照應著,也最多是領些微責而已。
折御卿連忙報捷太宗,此次大捷,共殺了契丹計有突厥大尉、司徒、舍利等許多大將,並抓獲吐谷渾族首領一名,押送京城。
折御卿的捷書中,以此次戰勝,全憑以太宗的聖旨早下,契丹大軍果然一切行動皆在聖上掌握之中,此次大捷,皆是照聖上密旨行事,臣全無半點功勞云云。太宗聞訊大喜,當場便對左右侍中道: 契丹軍隊雖然來去迅速,但是喜歡輕進易退,朕常誡邊將勿與爭鋒,待其深入,分兵以邀其歸,必無遺類。今日果如吾所言,半點不差。 左右侍從,忙齊聲恭賀官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太宗大喜,這才坐下來,細細反省蜀中之亂的起源和後果。直至半夜,宮中仍然燈火通明。太宗為了安撫蜀中百姓,竟親舉書寫了罪已詔昭告天下,詔書中深切地反省了自己用人之過。
這道詔書,太宗本是叫了翰林學士錢若水糙擬,卻是見了錢若水的旨意後,自己不肯滿意,親自提筆全部推翻重來,加了許多深切責已之言。錢若水見了太宗改後的詔書,也嚇得臉色慘白,道: 官家自責過甚了。
太宗卻不理他,將詔書遞給壽王元侃,道: 你且學著看看。
元侃接過詔書,仔細一看,也是嚇了一跳。原來旨意竟是寫著: 朕委任非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