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幸福 (第1/2頁)
大鵝用鐵鍋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晚間起風了,把道邊的積雪又刮回了路上,明早還需要重新清雪。 張老爺子和李壯羊也買回來了,一共買了四隻,放在後邊牲口棚裡先養著,明天在殺。 出去工作和辦事的人都回了家,晚飯可以開始了。 晚飯分了三桌,除了男女分桌外,馮邕和柳韻怡帶來的下人,也單開了一桌。 李九不耐煩和喝酒的人一桌吃飯,往往她都吃飽了,喝酒的人才喝第二壺酒,菜都沒吃幾口,沒意思的很,所以也和阿英幾人一桌。 因為安安說晚上想吃清淡些,又要喝酒慶祝,聽安安說這次和柳小姐與馮公子談成了酒坊和種地的兩項合作,這等大喜事,必須得好好慶祝一下,莫嬤嬤做飯前頗費了一番心思準備。 今天晚飯選單分別是: 冷菜四盤:涼拌海蜇頭,燻魚,醬牛肉,四喜豆麩; 熱菜十二盤:廣式燒鵝,梅乾菜辣雞爪,糖醋排骨,鍋包肉,乾燒深海魚,芥末蝦仁,滷味拼盤,番茄雞蛋,松仁玉米,乾鍋土豆,清炒菠菜,手撕包菜; 湯品是菌菇湯和銀耳燕窩湯; 另外準備了翻沙芋頭和紅酒雪梨兩個甜菜; 主食是煎玉米餅和鮁魚陷的水餃。 晚飯的煎玉米餅和柳韻怡二人在食堂吃的玉米餅不同,晚上的玉米是新鮮的玉米做的。 用的是糯玉米,在玉米還鮮嫩時,從玉米杆上摘下來,用刨絲器把玉米擦成糊狀,直接放冷庫裡冷凍,要吃的時候,直接取出,化凍就行。 只需要簡單的加鹽調味,用鏟子做成餅狀放在油鍋裡煎就可以,烙好的玉米餅軟糯香甜,自帶玉米的清香,別有一番風味。 除了用油煎,也可以放在水裡,加些土豆、南瓜,直接做成玉米粥,也一樣好吃。 今年冰有限,凍的玉米糊糊也只夠吃這一次,下次再想吃,就得等暖房裡玉米成熟了。 主食先不急著做,等喝完酒最後在上,要不主食吃飽了,別的也就不用吃了。 大家吃飯速度不一樣,嬤嬤給喝酒的兩桌單獨留了些玉米糊和生的水餃,先把不喝酒的一桌主食做好端了上去。 隨著莫嬤嬤帶著一大盤水餃落座,今天的晚飯正式開始。 除了蘇錚新拿回來的桂花釀,家中還有竹葉青和女兒紅,都放在旁邊的火爐上溫著,保證大家喝的一直都是熱的酒。 柳韻怡和馮邕在張家做客,第一杯酒敬長輩。 “張老爺子,張老夫人,李老爺,張夫人,感謝大家如此盛情的款待我們,這次來的匆忙,沒能提前打招呼,還往大家海涵我們的失禮之處,此刻借貴府美酒,祝大家長壽健康樂無極!” 柳韻怡和馮邕先乾了杯中的酒,張家人隨後。 接著就是各自發揮時間。 柳韻怡雖然和安安認識了許久,但之前都不算愉快,這次冰釋前嫌,兩人頻頻碰杯,竟有相見恨晚,仿若遇見故人的感覺了。 馮邕插不上兩個女生的談話,只好和劉善水聊天,但是劉善水心思不在此,頗為敷衍,最後和馮邕聊的痛快的,竟是蘇錚。 原來蘇錚不僅製作了酒坊中的酒罈,還燒製了很多有意思的陶製餐具,今天用的酒杯就都是蘇錚燒製的,有兩個小耳朵把手的酒杯,形狀憨態可掬,很是有趣。 恰好馮邕對燒製陶藝也有些心得,兩人頓時引為知己,大談陶藝。 張青在旁邊的桌子看的鬱悶不已。 “阿青,想要什麼都要自己去爭取,不要錯過了才後悔莫及。” 張老太太在一邊提醒。 張青是張老太太從小看著長大的,如今跟著自家來到這邊,父母都不在身邊,自己就是孩子的長輩,得多為他操心些。 張青喜歡蘇錚的事,張老太太發現挺久了,但是張青顧慮太多,總是不敢把愛意說出口,作為長輩她也不好干預太多,只能適時點播一下,讓他自己想通。 張青是個好孩子,蘇錚也是,而且據張老太太觀察,蘇錚對張青也不是完全沒情誼的,張青送蘇錚的野花,蘇錚總是能放在臥室很久。若兩人真的能成就一段佳緣,也是上天註定的緣分。 張青看向坐在一邊的張老太太和張老爺子,張老爺子拍了拍張青肩膀:“去吧,孩子,做你想做的事,我們就在你背後支援你!” 張青得到張家兩位長輩的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