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此事並非苦差,你平日須聽老馮將軍的安排。先等著,本王會有用到你的一日。&rdo;
※
泰熙三年七月初七,洛陽宮城。
自從入了七月,天地熱氣升騰,人心浮躁難安。不知哪個好事者,編了一支諷刺謝瑛的歌謠,更不知誰人在暗中推波助瀾,那歌謠彷彿一夜間就傳遍了洛陽城的大街小巷。
歌雲:&ldo;光光文長,大戟為牆。毒藥雖行,戟還自傷。[注]&rdo;都說&ldo;童言無忌&rdo;,正因如此,世人向來愛以童謠諷喻朝堂事。謝瑛字文長,&ldo;光光文長&rdo;指得自然就是他。
近幾月來,他做了三件大事:其一,命自己的侄子吳允為侍中,監視帝後的一舉一動,更要求惠帝凡下詔書,必由吳允呈謝皇太后過目;再令謝太后出面,勸解蕭皇后不再幹涉朝政。其二,將北軍中侯楊廣成外調,空出此一職位;讓自己的侄子吳見安任中護軍。如此,兩個禁軍最高統領的職位一者空缺、一者為己所佔,謝瑛便順理成章地控制了整個洛京的軍事。其三,奏請立定廣陵王梁遹為太子,七月五日,帝允之。
此三件大事,令謝瑛徹底掌控了太子、皇帝、禁軍。其中最關鍵的,是謝瑛奏請惠帝,立廣陵王為太子。廣陵王既非蕭後所出,身後更沒有勢力可依仗,當上皇帝後還能不聽謝家的指使?
謝瑛在與蕭後的博弈中佔盡上風,在朝中更加肆意橫行,弄得人心惶惶。眾人心中敢怒不敢言,只能編幾支兒歌諷刺他。
謝瑛大權在握,倒是完全不將這童謠放在心上。
他只是讓惠帝下旨,準許自己培養一隊大戟士充當府兵。那些兵士穿鎧帶甲,打扮得無比威武,日日在謝瑛院中站崗,數尺長的大戟高高聳立,戟尖露出牆頭,叫過往百姓看了無不害怕,此即是&ldo;大戟為牆。&rdo;
及至楚王入京,謝瑛還覺得梁瑋是自投羅網,絲毫沒有把這個二十出頭的毛小子放在心上。
然而,朝中風雲變幻,只在朝夕間。
此時此刻,楚王梁瑋穿著黑紅相間的親王朝服,手執玉笏,昂首闊步,帶領百官走入大殿,像個將要上陣殺敵的驍勇戰將。
待眾臣山呼萬歲後,梁瑋第一個跨步出列。
他高舉玉笏,語氣卻並不嚴肅,像是弟弟在向哥哥抱怨,向皇帝說道:&ldo;臣弟近日閒散怠惰,不能為皇兄分憂。每思及此,總是深感慚愧,至夜無法入眠。&rdo;
看惠帝對他外公謝瑛的優柔態度,便可知道他是個極中家人親情的人。他見到楚王自責,心中很是感動,於是大手一揮,下詔令梁瑋入朝擔任禁軍北軍中候,加授侍中、代理太子少傅。
謝瑛的侄子、禁軍中護軍吳見安上任不過月餘,在禁軍中向來是搞&ldo;一言堂&rdo;的,此時突然冒出個王爺做北軍中候,意味著他馬上就要從&ldo;派事的&rdo;變成&ldo;辦事的&rdo;。
吳見安忿忿不平,下朝後立即上了謝瑛的馬車。
然而,謝瑛卻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他先是閉目靜坐,聽了吳見安的一通抱怨,再睜眼時,眸中精光一閃,道:&ldo;老夫不怕他梁瑋爭權,就怕他不爭。&rdo;
吳見安不明白,&ldo;請侯爺明示。&rdo;
謝瑛笑道:&ldo;梁瑋才入京幾日,便忍不住要動我手下的人?可見他與傳聞中一般衝動魯莽,毫無城府。我只須將他放在眼皮子底下,好好看著,隨時都能動手對付他。再說了,禁軍人數眾多,要你匆忙交權,只怕會忙中出錯,此番沒個月是不行的。&rdo;
謝瑛的意思,自然是讓吳見安找藉口不教權給楚王,繼而慢慢架空他。吳見安明白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