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第7/8頁)
醉酒花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官果然是個技術活,看來他最近得抓緊時間學習權謀。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來者不拒,儘管來折磨他。
玩心眼兒而已,他上輩子就會。
小小蘇的眼神逐漸兇殘,完全沒有被包大人的說辭嚇到,“也就是說,官員上任的時候想帶多少人全看他們自己,朝廷其實不會管,對嗎?”
“也要看自己的俸祿能養多少人。”包拯提醒道,“幕僚的俸祿要主官來出,俸祿太低可不行。公孫先生,你那裡有沒有《登途須知》,有的話可以提前給景哥兒看看。”
“《登途須知》?”蘇景殊不明所以,“那是什麼東西?”
“是官員離京赴任的注意事項。”公孫策回道,“等景哥兒回京授官後朝廷會發,裡面寫的東西很值得一看,不過我這裡沒有,明日可以去金大人那兒問問。”
蘇景殊:……
厲害了大宋,連官員赴任必備手冊都有。
考上進士有同年錄,當官了有《登途須知》,朝廷好像很喜歡這種奇奇怪怪的小冊子。
他也喜歡。
小小蘇煞有其事的感慨一番,沒有再打擾兩位大佬商量正事。
他先回去休息,等明天去金大人那兒問問,看看那《登途須知》到底是個什麼大寶貝。
公孫策目送他走遠,然後才嘆道,“景哥兒這年紀,路上的確得小心點。”
赴任的地方離京城近還好,要是離的太遠,帶再多護衛他們都沒法放心。
高官出京可以帶禁軍隨行護送,通判只有五品,再怎麼是狀元郎也不好和其他士子區別太大,沒有五品官員出京還調禁軍護送的道理。
包拯捏捏眉心,“歷代狀元初次任職都在京東京西兩路,應該
不會太遠。”
離京城越近越安全,朝廷給新科進士授官也得考慮他們的能力,一個個的都是生瓜蛋子,安排的太遠有可能回不來。
離回京還早,不說這個了。
包拯將下午在牢裡的審問結果告訴公孫策,那些管事應該是什麼都不知道,管家應該知道點什麼,但是他對襄陽王忠心耿耿,一時半會兒沒法從他口中問出線索。
想知道真正的幕後黑手是誰,還得找出襄陽王府那些黃金的來歷。
公孫策搖搖頭,“大人,沒聽說大宋境內出現過那麼大的金礦,會不會是襄陽王插手了出海的生意從海外運回來的黃金?”
賬本上只寫了某年某月進項多少金,並沒有寫明黃金來路。
可能別處還有一份寫明黃金來路的賬本,也可能襄陽王為了防止賬本落入朝廷手中根本就沒有那麼個賬本,只有他們拿到的這份不清不楚的線索。
不是從大宋來的話,海外的黃金更找不到出路。
本朝開國時便設市舶司於廣州,之後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陸續在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等地設市舶司。
大宋的造船業發達,所造海舶載重量可達五千石,透過海外貿易賺到八千萬兩黃金不是沒有可能。
問題是,市舶收入是大宋財政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由所在地的行政長官和負責地方財政的轉運使共同管理,如果真的牽扯到市舶司,其中的利益牽扯怕是不比襄陽王要造反小哪兒去。
公孫策越說心情越沉重,本來要來查襄陽王造反就已經很不好查,現在又可能會牽扯到別的利益,這案子怕是沒法再往下查了。
那些黃金出自大宋境內還好,最多最多也就牽扯到金礦一地的官員,要是牽扯到市舶司,怕是大半的宗室皇親都得摻和進去。
包拯嘆了口氣,“等安排好河工事務便回京,此事重大,需得和官家商量後再做打算。”
夜色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