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連三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了幾天,二虎從京師回來了。 朱元璋同意了遼東鹽引開採和生產,設定【大明遼東鹽都司分司】。 收到聖旨,馬政是非常開心的,朝廷這次讓我開墾遼東的黑土地,並沒有給銀子,但是提供了種子,農具,耕牛,總比沒有強。 百官們都認為遼東東北這些地方離中原偏遠,地方還冷,基本都是荒地,沒有開發的價值。 但是他們可想不到,東北的黑土地一旦成功大開發,將養活大明一半的人口。 朱標和朱棣都想搶鹽引這個生意,二人吵的不可開交。 看到兩個人打來打去,馬叔也不敢說什麼,問就是惹不起,人家是皇子。 這不,馬叔就匆匆忙忙把馬政請來了。 馬政一臉的無奈,吵來吵去也不是辦法。 “殿下,你們再爭那你們自己去幹吧,到時候經營不好,朝廷怪罪下來,你們自己兜著吧。” 朱標和朱棣一聽到這話,立馬老實了下來,這要是讓父皇知道,不打斷我的狗腿。 朱標和氣到:“馬政,我和老四不是那個意思,這不是窮怕了嗎,我這個儲君太窮了,父皇還賊摳。” 朱棣也是一臉不滿:“大哥,你就不能讓讓我,你好歹還是老大,以後皇位也是你的,俺這些弟弟多掙點家產有錯嗎!” 馬政拉住兩人的手說到:“你兩個是親兄弟,何必為了這點小事斤斤計較,賺錢的門路多了去了,誰說只有鹽引了。” 兩人火熱的看著馬政:“真的嗎,馬政,那我就不參與這鹽引了。” 馬政看著兩人憨憨的模樣,也不禁鬆了一口氣。 “燕王,這鹽引就給太子吧,臣有的是手段掙錢。” 朱棣立馬答應了下來,朱棣知道馬政說一不二,那煤球的生意誰能想出來,短短几個月就賺的盆滿缽滿。 “我想先修路,建個水泥廠,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過幾日由太子殿下和燕王主持這個招商會,讓天下商人來給咱送銀子。” 朱標聽了馬政說的,就覺得不靠譜,商人逐利,投銀子看不到錢,他們會同意嗎! 而且在商人看來修路是沒有回報的,那都是朝廷乾的事情。 馬政看著眾人滿臉疑惑,只能一一解釋。 “商人逐利,無可厚非。誰投錢不想賺銀子,可是現在有個比銀子更讓他們瘋狂的事情。” “那就是商人地位底下,大明重農抑商,如果給他們幾個進國子監學習的名額,你猜他們願不願意投銀子,他們錢賺的再多,也當不了官,只有當了官考取了功名才能流芳百世,而且就算他們進去國子監,能不能考到功名就和我們沒關係了,咱這是用小魚釣大魚。” “咱修路叫馬路,這馬路設定收費站,商人也好,農民也好,要收取過路費,根據距離收取合理的費用,馬路筆直不會顛簸,不會因為天氣影響走不了,這樣加大了商品和貨幣的流通,而且馬路朝廷經營,每個路段設定驛站或者衛所,也能保護商人和百姓的安全,他們何樂而不為。” “修路利國利民,此乃造福大明千秋萬代的萬世之基業。” 這一番話震耳欲聾,讓大家無不吃驚的看著馬政。 真不知道馬政這個腦子是怎麼做的,修路三方都能得利,何樂而不為。 於是朱標趕緊去寫奏摺,讓二虎交於京師。 馬政和眾人也擬定好了招商會日期,大家都知道這一次遼東的風暴將席捲整個大明。 京師,金鑾殿。 御史大夫,唸完馬政的奏摺之後。 胡惟庸首先第一個站了出來義憤填膺說到:“皇上,萬萬不可,商人乃賤民賤籍也,自古以來商人逐利,禍國殃民,一旦開了這個口子,必將禍亂朝廷和整個大明啊,國策不可改,這是大明開朝的祖訓。” 文武百官都紛紛附和到:“臣附議!” 早就看不順眼胡惟庸的劉伯溫當然不會錯過硬懟胡惟庸的機會。 “丞相,此言謬論也。” “修路乃利國利民的萬世基業,商人固然品性不好,但是沒有商人,大明貨幣和商品如何能流通,國家繁榮強大,必須有工商業,因此必須有商人。所以商人對於大明繁榮富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在國庫空虛,商人們都富的流油,讓他們出錢為大明搞建設再好不過,馬路一旦建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