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清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石林築路工程隊”的修路裝置當然是由“慕容旭”這個背鍋俠提供的。
林夕瑾把最原始的鐵製模板,滾軸器,振搗器這些裝置放置在縣郊的院子裡,還添了許多高強度的水泥,讓建安叔派人去拉回來。
林夕瑾招集石子窩村和軍士中的二十多個核心技術成員,從路基的要求、模板的安裝、混凝土的比例、混凝土的澆築平整、養護的方法等,每一個步驟都進行了精準的培訓,直到這些人完全能獨立操作才罷。
這些教程是從林夕瑾家門口到樟樹頭這一路段開始的。真正的築路開工儀式就在樟樹頭舉行。林夕瑾、李雨澤、里正、族長四人同時剷起了第一鏟水泥漿,澆築入模板中,村民們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村民們之前看到林夕瑾教核心技術成員築路,親眼看到修建出來的水泥路的平整硬實,他們切身體會到水泥路的魅力。
現在石子窩的村民有二十多戶買了馬車或牛車,以後有了水泥路,出行到鎮上不用兩刻鐘就到了,他們怎能不興奮呢?
開工儀式完成,剩下的就是木雄叔、建安叔帶領村中的漢子和軍士們開始築路。林夕瑾讓他們分成兩隊人馬,石子窩和縣城兩頭同時開工,以提升速度。
其他的鄉鎮也來打聽水泥路的修築事宜,林夕瑾讓他們儘可能的籌集資金,能籌到一半資金以上就可以到工程隊備案,排期築路,另一半資金則由她籌集。
本來林夕瑾有能力大包大攬,但她對不勞而獲思想深惡痛絕,不想讓村民們養成等、靠、要的壞習慣。義學堂那邊收伙食費也是基於這一原因。所以才有這一系列的舉措。
木園村所在清平鎮是第一個報上名來的,這當然得益於李雨軒的大包大攬。李雨軒向梁鎮長保證,讓他儘管去排期,鄉紳、村民們募集不夠的那部分資金他全部補上。有他這一兜底,梁鎮長馬上行動,清平鎮獲得了水泥路修築排期第一。
石子窩到清遠縣城的路採取兩頭同時動工的方式,只不過用了月餘的時間就全線貫通,接下來用了十多天把清平鎮的路線也修築完畢,很多人特地跑到水泥路面上體驗一番,行人、馬車走在沒有任何坑窪坦途上,不知有多愜意。
由於其他鄉鎮的募捐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林夕瑾決定讓他們先緩一緩,讓工程隊直接開赴清遠和京都路線。
由於京都的水泥廠正在建設中,還沒有正式投入生產。為了減少運輸成本,工程隊決定先修築清遠到府城路段。
在知府呂子涵的主持下,府城的官紳們也募集到了二十多萬兩白銀,數目還是相當可觀的。
李雨澤在縣城也募集到了近十萬兩白銀,很快在縣城和府城的城門口就立起了兩座牌坊,為這些人歌功揚名。
為了減輕工程隊的負擔,林夕瑾又添了兩套裝置,讓孫凌雲再抽三百軍士加入水泥路的澆築中。路徑的開通和路基的鋪設又請了一批小工,這樣築路工程就更快了。
十一月十八日,是林夕瑾的十五歲生日,也是她及笄的日子。農村人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再加上也沒有父母的操持。早上起來,嬤嬤幫她梳了個發,換了身衣服,說了幾句讚詞,七婆幫她煮了一碗長壽麵。
林夕瑾不在意什麼生日,什麼及笄。她只想一家人吃個飯,壓根兒不想大辦。
但一大早,還是收到了劉奶奶、何奶奶和幾位嬸子送來的禮物,雖然只是幾個雞蛋或幾尺布頭,但也讓林夕瑾感到溫暖。鎮上的兩位掌櫃也送了很多禮物過來,大多數是上官瑞和慕容旭準備的,那些都是上好的頭面或布匹,可就精美多了。
只不過,一傳十,十傳百,最後變成了村中的各家奶奶、嬸子都往她家送禮了。
好在她空間的物品多,才能把大夥招待周全。
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