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春耕進行時(2) (第1/2頁)
雲清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物的種子運回來了,族長和里正帶人分發到村民手裡。村民們在登記冊上籤上自己的大名,蓋上手印。
不得不說族學的開辦還是很有好處的,最起碼男人和上學的孩子們都學會寫自己名字了,儘管有些寫得歪歪扭扭,但也能寫了。
再者夫子還教大家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村民們都覺得自己變得高大上起來,不再是目不識丁的村蠻野夫。
“大丫”、“二丫”、“狗蛋”、“牛仔”等幾個孩子還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好聽,特意叫先生幫重新取名。
林木花也來徵求林夕瑾的意見:“瑾姐姐,我想把名字改成’林木瑾’可不可以。我想和你一樣名字帶個’瑾’字。”
林夕瑾無所謂,對林木花說:“木花,你喜歡就好。但我建議你改成‘林木槿’。‘木槿’是一種植物,葉子可以食用,枝幹有很多作用,花開得很漂亮,生命力很頑強,它象徵美麗、溫柔、堅強、永恆。”
林木花二話不說,欣然接受了林夕瑾的建議,從此改名叫“林木槿”,自此跟著林夕瑾勤學苦練,後來成了醫學界的新星。
村民們領完種子,林夕瑾把幾個村民小組長帶到自家地裡,帶著家裡種養組的十多個僕人,到地裡種植。自然,很多知道訊息的村民也跟著去學習。
先給紅薯育秧,這沒什麼技術含量,因為年前就叫了養豬人家幫漚過肥,所以整好壟,挖好坑,薄薄蓋上一層土填埋好就可。
接著給土豆切塊,給切口敷上草木灰,行距按成年人一個半腳掌,株距一個腳掌的距離挖坑放土豆塊填埋。
玉米的種植大致也如此,只是行距要寬一些,有成年人的兩個腳掌即可,每個坑放上兩粒玉米籽,蓋上一層薄土就完成。
林夕瑾還告訴村民,如果土地沒有漚過肥,種的時候可以加一把基肥到種子放的坑裡,一起填埋。
村民們都是種地能手,也有種菜、種高粱的經驗,稍一解釋就掌握了要領,各自回家到地裡忙活去了。
林夕瑾把家裡的農活交代給種養組的人去忙活,莊子裡的種植也帶著人過去指導。
把玉米、土豆、紅薯、高粱種下後,又帶著大家把西瓜也種下了,西瓜種埋下後,又在地面蓋上一層幹蕨草,這還是開荒時割下晾乾的,現在正好發揮它的用處。
抽空檢視了種下的果樹、藥材苗的生長情況,或許是因為有靈泉水的加持,居然沒有出現死苗的情況。
忙完這一系列春種,林夕瑾鬆了一口氣,最主要村民們都有了可以忙碌可以期待的事情,他們的臉上有了笑容,眼神中有了光彩,這就夠了。
雖然外面還有許多困頓不堪的人,自己揹負使命而來,但目前自己鞭長莫及,只能先照顧身邊的人。
上官瑞的人過來運送作物種子,給林夕瑾送來了上官瑞的信件,信中告訴她,成藥鋪子在京都已名聲大噪,他還做主把藥鋪改成了醫館,添了中藥櫃,邀請了一名老太醫坐堂。希望她能抽出時間去一趟京都看看。
權衡良久,家裡這邊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幾個孩子,其他的事情都好解決。此行最少也要一個多月,如有事滯留,可能要兩個月。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把幾小隻帶上。
晚飯後例行的故事會。現在故事會已不太需要林夕瑾的一言堂,因為幾個孩子認識的字越來越多,林夕瑾就把故事抄寫出來,讓他們自己讀,然後讓他們晚上輪流講故事。
這樣既擴大了他們的閱讀量,增加了識字量,還鍛鍊了他們的口才。
幾個孩子都受益匪淺。
林夕瑾還打算找個機會把這些手抄本拿去印刷一下,給這時代添幾本新鮮的兒童讀物。當然,也可以藉機大賺一筆。
故事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