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13(一封陌生的來信) (第1/3頁)
王一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年後。
魔城。
“叮鈴鈴——”
一名綠色制服的郵遞員,騎著一輛二八大槓穿梭在不同的街區。
他對每條街道的每一個人都很熟悉,每踩一次腳踏板,都是精準奔著收信人去的。
而整個街區,聽見腳踏車的響鈴聲,只要是在家的住戶,都會開窗,或走出大門伸頭期待。
“小張,有我的信嗎?”
“陳嬸兒,今天沒有你的信哦。”
“張哥,有我的信嗎?”
“沒有,再等等吧,也許明天就能收到你姐來信了。”
“張哥,幫我寄點東西唄,同事生病,我要替他頂班去不了郵政局哦。”
“小事,拿來吧放包裡。”
“哎喲那就麻煩你了張哥,等發了工資,我請你喝酒。”
“行啊,我那兒有包花生米,到時候正好下酒……”
老張一邊送信,一邊騎著腳踏車離開街區,經過一條長長的海邊公路,來到一家環境清幽的獨門獨戶。
他停好腳踏車,從包裡拿出一封信,按響門鈴。
很快,管家前來開門。
老張遞上信:“楚先生的信。”
管家笑著接過信封:“一定是小少爺寄來的信,昨兒小姐還在說呢,小少爺好久都沒給先生寫信來了!”
管家高高興興的返回屋裡,將這封信放在男主人書房的書桌上。
他上了年紀,視力不好,並沒有發現封信上的字跡,與以往小少爺寄來的信件大不相同。
這是一封來自陌生人的來信。
大戰之後,每座基地都在進行戰後重建。
幾年時間過去,重建工作已經初見成效。
過去的摩天大樓,早已不復存在。
由於陸地面積小,工程取材受限的關係,重建後的城市就像過去經濟落後的小鄉鎮。
好在,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每個人都分到了房屋,不再像過去的那些年睡在草棚破布搭建的難民營。
其中,有一群對社會貢獻較大的成功人士,自然住上了環境清幽的獨幢別墅。
秦思語就是這樣的人。
她開辦的錦繡服裝公司,在戰時一直為前線軍人提供衣服鞋子。
還帶頭髮展農業,拿下整片後面的土地,開荒種桑養蠶。
幾年過去,原本荒涼的後山,如今全是生機勃勃的綠桑,山下就是養蠶的工廠。
如今,全國每座基地都有錦繡服裝廠的分廠。
大街小巷,幾乎人人穿的都是她家生產的衣服。
無論是貢獻還是財力,秦家都將普通人遠遠甩在身後,社會地位超然。
秦思語跟楚凡結婚,人人都誇讚金童玉女,天生一對。
唯一遺憾的是,結婚三年,兩個人一直沒有孩子。
不是二人不努力,實在是婚後聚少離多。
秦思語忙著全國基地到處跑,楚凡忙著滿世界找人。
僅有的幾次團聚,也不知道是不是兩個人都壓力太大,造人總是不成功。
“我感覺自己結婚等於沒結……”
做完婦科檢查的秦思語,下床穿衣服。
隔著一塊簾子,跟蕭凝霜吐槽。
蕭凝霜前兩年一直在京都醫院工作,為了等周辰,申請調到了魔城人民醫院。
反正已經是戰後,國家已經不需要前線醫生,甚至不那麼需要槍傷醫生,組織上又清楚她的個人情況,很快就批准了她的申請。
來了魔城人民醫院,工作沒幾天就在走廊碰到了秦思語。
“情敵”變朋友,再到無話不談的好閨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