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第1/2頁)
雲間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妾意如此,郎君又何嘗不是呢?
眾裡尋他千百度,終得相遇。
回京以後,他準備了彩禮,又請陛下下旨,終於十里紅妝,迎娶了他的心上人。
洞房花燭夜時,她穿著紅色的嫁衣坐在婚床上,笑著輕喚他:「夫君。」
那時,他覺得,幸福也不過如此。
他們喝了合巹酒,結髮為夫妻,此生不相負。
成婚以後,他們過著幸福甜蜜的生活。
阿漓喜歡梨樹,他便親自挑了上好的梨樹種子,同阿漓一起在院中種下。
阿漓愛看書,他便在院子裡建了一座書閣,搜羅了天下的好書,將書閣裝得滿滿當當。
阿漓會在他清晨練武時為他撫琴,也會在他邀友對弈時,在一旁看書陪他。
他依舊很愛寫詩作畫,而所有的詩篇與畫作,都與她有關。
後來他們有了第一個小孩。
那小子整日調皮搗蛋,像個皮猴一樣上躥下跳,簡直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他時常被氣得拎著棍子追著那熊孩子滿候府跑,直道:「這小子是來本侯這討債的!」
又過了六年,他的小棉襖出生了。
小姑娘繼承了他的樣貌,卻同阿漓的性子如出一轍,軟軟糯糯的,還很粘人。
當小小的一團趴在他懷裡,軟軟地喚他「爹爹」時,他恨不得將世上所有的好東西都捧到她面前。
結婚十幾年,他有溫柔賢惠的妻子,兒女雙全,人生美滿。
可阿漓到底沒能親眼看著孩子們長大,也沒能等到梨樹庇蔭,就香消玉殞。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在他熬夜處理公務時,拍著他的肩膀讓他休息;再也沒有人每日點著燈,等他歸來;再也沒有人會溫柔地笑著對他說:「阿意,給我畫幅畫可好?」
他的阿漓沒能和他白頭偕老,便去了他尋不見的遠方。
他將書閣上的「念川閣」換下來,親自寫了「思漓院」的匾換上去,不讓任何人踏足這裡,只讓阿漓的婢女留在了思漓院。
他有時會抱著桉兒到梨樹下坐坐,小姑娘還不知道死亡的含義,一直吵著要娘親,可只要來到思漓院,小姑娘就不再哭鬧。
可更多時候,他都是獨自一人拎著酒壺,登上書閣,一呆就是一天。
有時實在想念,就會想像著阿漓的模樣,提筆作畫。
一張又一張,阿漓的畫像鋪滿了閣樓,喝空的酒壺也散落了一地。
他醉眼朦朧地抬頭,就望見了窗外的雪白。
不知不覺,春天又悄悄來臨,微風吹拂,梨花盛開。
當初的小樹苗,已長高長大了。
他伸出手,接住落下的花瓣。
眼眸酸澀,淚水悄無聲息地落下,在畫上暈染開來。
阿漓,當年我們一同種下的梨樹,今已亭亭如蓋矣。
作者有話說:
下一篇寫鄭隱的番外~
「眾裡尋他千百度」引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今已亭亭如蓋矣」引自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原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第18章 鄭隱(番外)
鄭隱出生在江南一個小貴族家族,父親當著地方官,雖然品階不高,卻是個肥差。他對升官不感興趣,娶老婆卻樂此不彼。
是以鄭家家主妻妾成群,孩子更是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鄭隱叫著那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兒「父親」,卻很清楚,他估計連她是誰都不知道。
因為她的母親,是他娶的眾多妾室中的一位,而她是他那成堆的庶女中的一位。
女人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