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第2/2頁)
蘇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星,那些高階王室人員就是表情冷漠鐵石心腸的製片人,他們在幕後兜來逛去,等著捉她的痛腳,鞭撻她的每一次疏忽。任何對王室行為準則最小的突破,都會招致喋喋不休的議論;而任何履行王室使命的出色表現,只能引來吹毛求疵的挑剔。
一次,她和母親去義大利旅行。在那3天裡,主人家的一位英俊的小夥子安東尼奧&iddot;佩佐熱情地為她們開車,帶她們母女參觀遊覽。臨別時,黛安娜感激地吻了他的面頰。為此,她受到了指責。
另一次,她稱讚了梅傑首相在海灣戰爭危機中的表現,同樣受到了指責。她考慮到的是鼓勵一下新上任的首相,而女王的私人秘書,王妃的姐夫羅伯特&iddot;弗洛斯爵士則認為她的表態太政治化。
王室成員的尊貴身份同樣要注意保持。這也是黛安娜受批評的原因之一。
一部新電影上映後,王妃參加了一個聚會,與一位好萊塢影星交談許久,頗為投機。第二天,王妃就受到責難,說是王室成員在這種場合出現不合時宜。事實上,這次聚會對黛安娜觸動很大。這位影星向王妃暢談作為一名女演員的艱辛,並告訴王妃,每當她對生活失去信心時,她就想起黛安娜,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兩位命運多舛的女性同病相憐,開始了她們良好的友誼。
在這種動則處咎的境地中,王妃不敢信任王室的工作人員。
每天早上,她從白金漢宮游泳池游泳回來,便親自拆閱自己的信件,既免去了工作人員為她篩選,還可以得到關於民情的第一手資料。這種做法有幾次產生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一位愛滋病患者的父親給黛安娜寫了封信,說他的孩子在臨終前的最後願望就是能見王妃一面。讀了這位父親的懇求信後,黛安娜深為感動。她親自過問,她將老人的孩子介紹到倫敦一家由&ldo;萊特豪斯基金會&rdo;辦的專門接收愛滋病人的招待所,隨後,黛安娜又視察了該所。由於她的親切關懷使這位青年的臨終願望終成現實。假如讓秘書們拆閱這封信,這家人很可能只收到一封由女侍列印的,只表示同情但不做任何承諾的慰問信。患者的父親也表示,他給黛安娜寫過信後,一點也不抱成功的希望。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