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蛙這種動物,對棲息地有很高的要求。
喜歡生活在有水源且有闊葉林的地方,冬季天冷時就會躲在水中石頭下面冬眠。
所以要抓林蛙,最好的辦辦法就是沿著水源尋找。
山路難行,李有財挑著鐵皮桶走的也是極慢,有好幾次都差點摔跟頭。
足足走了兩個多鐘頭,李有財深入山裡,終於找到記憶中的那片的水窪地。以前他跟老爹李廣戶來過這裡幾次,水淺,林蛙還特別多,是一個抓林蛙的絕佳之地。
李有才放下扁擔換上雨鞋,趟著溪水開始抓林蛙。
十月的天氣晝夜溫差很大。
經過一夜的低溫,水面上層略有結冰,泉水從山上不斷沖刷下,嘩啦啦的,十分清澈。
李有財一手提著桶,在冰涼的溪水中緩慢的翻開水中的石塊。
冰冷的溪水凍得那些林蛙幾乎喪失了活動能力,李有財翻開石頭那些林蛙都不會跑,基本上都是手到擒來。
儲存了一秋天的營養,這些林蛙個頂個的肥。
不過這拔拔涼的溪水同樣也讓李有財吃了不少苦頭,溪水在手上衝刷,那種感覺猶如細密的小刀在手上颳了無數道小口一樣。
又麻、又癢、又疼。
到後面幾乎每抓幾隻林蛙,李有財就要將手塞進棉襖裡暖和暖和,防止手被凍傷。
溪水裡不止有林蛙,還有一種名叫蝲蛄的河蝦,李有財也全都給順手抓進了水桶裡。
北方的蝲蛄和南方的小龍蝦,有很大的區別。
蝲蛄的身上沒有刺,屬於河蝦科。小龍蝦殼上有刺,屬於鰲蝦科。
蝲蛄的生長對水質要求極高,肉質也更加的鮮美,完全沒有土腥味。
北方有道名菜叫蝲蛄燉豆腐,那更是不可多得美味。
只可惜這樣的好東西,等再過個幾十年想吃都沒地方買。
一隻桶裡裝林蛙,另一隻桶裡裝蝲蛄。
李有財冷了就上岸歇一會,緩過來點便下水繼續抓。
如此迴圈往復,李有財將整個水窪地裡的石頭幾乎全翻了一個遍,雙手凍得蒼白,雙腳都有些麻木了。
不過這一切李有財感覺都是值得的。
他足足抓了大半桶的林蛙,以及小半桶的蝲蛄。
粗略的估計,林蛙得有個二十多斤,蝲蛄也得有個五六斤。
李有財換回棉鞋。
從地上撿了一些枯樹葉蓋在了林蛙和蝲蛄上面,這是李廣戶教給他的,用樹葉蓋住林蛙就不容易死了。
弄完這些,才挑著扁擔下山。
東勝村距離縣城將近十多里地,李有財走走停停用了三個小時終於來到了縣城。
他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縣城裡的玻璃廠家屬大院。
原因一共有兩個。
第一,是因為能住在這個大院裡的,那都是有錢人!
背靠國營單位端著鐵飯碗,工資雷打不動的三十六塊錢,不知道羨慕死了多少人,一個工作崗位爺爺退休兒子頂班,兒子再傳給孫子,領導幹部給分房,普通職工則是靠工齡和貢獻等分房。
住在這裡的人,有不少都是廠裡當官的。說白了,就是有那個購買力。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找人。縣水產公司銷售股股長王長林,就住在這裡。
按照李有財前世的記憶,泰和市水產總公司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確立了供銷改革的新方案。權利下放,允許下級各水產分公司,在原有市一級統一供貨的基礎上,自行增加商品種類,開拓供貨渠道,實現產品多樣化、優質化的改革方針。
而他們泰寧縣水產公司在這一方面,做的並不好。
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