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已推算出建文棄城而逃! (第2/2頁)
秀蘿天下第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正如賢弟所料,當咱兵臨城下之際,李景隆與谷王朱橞開門投降,迎我入城!”
蘇無言聞言微微一笑,李景隆這個廢物是大明的初代戰神,比之二代戰神朱祁鎮也不遑多讓。
在前世裡,他就是被朱棣以少打多,手握五十萬明軍,卻連連潰敗。
佔據天大的優勢,卻輸的一敗塗地,不得不說,離譜的有些過頭了。
要論關係,他見到朱棣,還需恭恭敬敬的喊一聲表舅。
蘇無言在靖難之前就與他接觸過,設下暗棋。
前世的他在朱棣攻打南京城時,便親自開啟城門投降。
這一次加蘇無言派人暗中遊說,李景隆更是像迎接親人一般,將燕王大軍放入城中!
“識時務者為俊傑嘛,四哥天命所歸,你這乖侄兒開城投降也是意料之中。真要算起來的話,李景隆當屬靖難第一功臣。”
蘇無言不欲攬下功勞,所以就沒有將私下接觸過李景隆的事說出來,反倒是還為他說了兩句好話。
“他也配和賢弟爭“靖難第一功臣”?”朱棣輕蔑一笑:“手下敗將一個,牆頭草罷了。”
朱棣乃能徵善武的將軍,最看不起的就是這種打仗打仗啥不行,投降投降第一名的武將。
雖然李景隆的投降,確實極大的促進了靖難的成功,但是朱棣依舊毫不掩飾的貶低。
蘇無言也不糾結這些細枝末節,繼續問道:“破城之後四哥做了哪些佈置?”
“咱讓高煦那小子帶兵先去皇宮鎮壓,朱能、邱福接管城中禁軍。其餘兵馬一部分在大街巡視防止民變,剩下的就在城外待命。”
一說到軍事戰略,朱棣立刻用最簡潔的話向蘇無言說明。
蘇無言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此番戰鬥,最受苦的還是手無寸鐵的百姓,能夠速戰速決,也算的好事一樁。至於皇宮那邊,不知道高煦能不能及時看守的住後宮啊?”
朱棣不解道:“高煦得了咱的命令,咱又叮囑他這是賢弟的謀劃,料想他應該將此事牢牢記在心。不過咱有一事不解,皇宮裡最重要的不是我那允炆侄兒嘛?與後宮何干?”
“不錯,建文帝就是本次靖難最關鍵的點。但據我推測,此時此刻他應該不在宮中了。”蘇無言的頭輕輕低垂,眸子裡泛起深邃的目光。
................
新書啟航,求鮮花,求月票,求各種!讀者大大有資料的希望給小弟投一點!哪怕是一朵鮮花,一個評價票也是愛!小作者跪求!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點選繼續閱讀本更多精彩內容,接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