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提前做好準備 (第1/2頁)
一家之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前隱居深山腹地,真正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許正道,確實覺得很悠閒跟逍遙。但內心深處,他總覺得跟這世界格格不入,無法真正融入其中。
從山裡搬來康民村,雖然是為紅塵煉心。但許正道漸漸感覺到,想真正歷練心境,唯有真正融入這個世界。準確的說,是融入到群體中去,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如果每時每刻,都提醒自己玄修的身份,等於跟普通人自我區分開來。領悟到這一點,許正道才會建議鍾家養豬,併為此提供資金甚至技術支援。
後期等真正穩定下來,他甚至考慮找個單位掛靠一下,找份相對悠閒點的工作。那樣的話,也許能真正體會到紅塵煉心的意義,還有‘隱於市’的真諦究竟是什麼。
得知鍾建國借錢,打算在村裡辦個養豬場,村支書孫大壯多少有些意外。可面對登門的鐘家父子還有許正道,他還是想不明白,養豬場為何要掛靠在村裡。
面對孫大壯的不解,許正道也很直接道:“孫叔,掛靠在村裡,才能避免將來有人眼紅舉報。要是養豬場掛靠村集體,那上面也不會多說什麼,甚至樂見其成。
相信你也聽說,眼下國家實施的改開政策,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階段。雖然我相信,這項政策一定會堅持不懈的推行下去,而且國家扶持力度也會不斷擴大。
但前期的話,行事謹慎一點終歸不是壞事。任何事情,想要成功推行下去,總會遇到一些阻力。若豬場掛靠村集體,那上面自然不會多說什麼。”
“那村裡有什麼風險嗎?”
“能有什麼風險?要是建國養豬虧本了,他肯定不會讓村裡賠錢。甚至他豬養好了,將來上面急需豬肉時,他也能以村集體的名義,供應一些養大養肥的豬。
還有豬場建的那個沼氣池,眼下西南跟南方一些農村,已經很常見。只要建造的好,後期有充足的原料補充,這沼氣池便是天然的肥料池,能提供農田所需的肥料。
化肥有多難買,相信孫叔心裡最清楚。要是咱村不買化肥,最後種出的糧食產量,比其它用化肥的村子都高,那上面肯定會認為,咱村地種的好,你管理的好。
還有就是,我有個出身很富貴的朋友,私下告訴過我。分田到戶的政策,不出意外春節前便會有確切訊息。就鍾家的青壯勞動力而言,村裡分的地夠他一家種嗎?”
此話一出,孫大壯立刻來了精神道:“阿正,這事可不能開玩笑,你朋友真這樣說?”
“嗯!但這事,你心裡有數就行,千萬不能傳出去。真要走漏訊息,到時我可不會認帳。你要信的過我,那你就提前做好準備。這種事,也是早晚的事。”
“這倒是實話!繼續這樣吃大鍋飯,怕是要不了幾年,咱村人心也要散了。”
打從報紙上登出,有村子實施‘分田到戶’政策後,同樣多的田,同樣幹活的人,糧食產量卻比往年高出許多。由此可見,集體工分制度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原本一些幹活勤快的人,看到其它磨洋工偷懶的人,拿的工分跟他們一樣。對比之下,誰還願意賣力幹活呢?
明明一天就能幹完的活,偏偏要拖個兩三天。可包田到戶後,那些喜歡磨洋工偷懶的人,立刻明白繼續這樣懶怠下去,他們將來肯定要餓肚子。
以前給集體幹活,不管幹多幹少,該給的工分一個不能少。現在輪到給自己幹活,真要偷懶的話,那餓死也活該。不想餓肚子,除了努力幹活,還能怎麼辦呢?
類似這種情況,不光康民村存在,很多還在實施工分制的村子都存在。或許正是知道這種情況,再不改變的話,農村只會越來越貧窮。
可如今農村人口最多,糧食產量對國家而言,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