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算計無處不在 (第1/4頁)
無原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歐羅巴這地方亂得厲害。
一場斷斷續續打了三十年的戰爭讓擁有龐大海外殖民地的西班牙油盡燈枯,讓神聖羅馬帝國事實滅亡。
這一仗的前半程中,哈布斯堡一系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哪怕外面的英國、荷蘭、丹麥、瑞典輪番上陣,哪怕神聖羅馬內部的諸侯陸續反叛,但在西班牙絕強的實力面前卻都遭遇了沉重的失敗。
可歸屬於哈布斯堡的人口還是太少了些,狼煙四起之下終免不了左支右拙,待法國赤膊上陣之後,其本土和殖民地都遭到了新教聯盟的圍剿,直至1648年不得不簽署了“威斯特發里亞和約”。
在這份檔案裡,神聖羅馬可謂遭到肢解,它不但需要支付大量賠款、割讓大片國土,內裡的八大諸侯也在事實上成為了獨立王國,那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的國家終成了一片虛妄。
與之相比,西班牙的結局要略略好上一些。
它雖丟了葡萄牙和尼德蘭,但其國祚卻還是延續了下來。
不過他的保留卻不是由於實力的關係,論及深處卻是法、英打著旁的算盤。
當時的情況非常明顯,處於財政崩潰之中的西班牙已沒了還手之力,若它直接崩潰那便會似鯨落一般,大小諸國都有可能從這屍身上分到一口。
屆時,西班牙龐大的海外殖民地會遭到各國瓜分,英法就算渾身是手也無法保證拿到全部利益。
待過個一二十年,說不得便會再冒出一個有膽子挑戰強權的國家,倒不如由著半死不活的西班牙繼續存在下去,它們兩家自可以消消停停地蠶食其海外利益。
當然,現在的哈布斯堡一系雖已逐漸落到了下風,但距離簽署合約總還有一兩年功夫。
若真有強大的外部力量介入其中,來個逆風翻盤似也非完全沒有可能。
不過話說回來,這關大明什麼事?
於情來說,荷蘭與西班牙皆與大明生過摩擦,若不是朱慈烺騰不出手來,早就將他們驅逐出了南中國海。
於理而言,南中國海以及馬六甲海峽都是大明必須要佔住的,接受了腓力四世的這番交易倒還成了束縛。
再者
朱慈烺手頭上也確實緊了一些。
今年的稅只收了三百多萬,再加上四川的繳獲也不過六百七十萬而已。
這個數字聽起來不少,但就似錢謙益所擔心的那樣,除開朝廷的諸般花銷之後,這點銀錢便連北伐都不見得能支撐下來,又遑論支援西班牙?
至於說呂宋
朱慈烺想得明白,此戰之後西班牙便一直半死不活,英法兩國既然能蠶食其美洲的殖民地,那大明自也能把呂宋奪回來。
說到底,只要大明能夠再歸一統,這個由朱慈烺掌舵的老大帝國自能成為強大到讓人恐懼的存在,屆時不論哪家得了最後的勝利,大明周遭卻也沒了他們的立錐之地。
所以,在一番權衡之後,朱慈烺終還是以“茲事體大需得三思”為由讓杜琛先退了下去,待結了此事才將那金應元召到了暖閣之中。
這事倒也沒什麼好說,那薩摩藩不過一府之地,若不是大明衰弱無暇顧及其他,說不得浙江巡撫早就派兵略施薄懲。
此時就算大明的艦隊多在外海巡視航道,騰出來六七條蓋倫戰艦卻也不是什麼難事,待解決了琉球的那幾千散兵遊勇,朱慈烺自得讓紹仁和德川家光給個說法。
到了這會,大些的事情基本都已結了。
內閣三臣也便打算去文華殿議一議皇上大婚的事情,可當他們退出暖閣之後卻見李永茂正侯在外間,三人心中卻也有了些猜測。
歷朝歷代,朝中權柄最重的莫過於吏部、戶部,可靖武一朝工部這個吊車尾不但在陛下的重視下逐漸超過了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