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佈局開始//新的時代 (第1/2頁)
二手廢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輩子 因為張守珪是閃電上任,完全出乎了李林甫的意料,他不知道李非這一手的目的是什麼,便急忙覲見唐玄宗,想要舉薦自己的人去擔任按察使。 當然,他的目的也是為了監視張守珪的一舉一動,畢竟張守珪是在李非的舉薦下走馬上任,剛做完虧心事,導致了李霅被殺,李林甫有些神經質一般的敏感,對於李非的任何行為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心。 而玄宗也正是因為剛殺了李非的哥哥,擔心李非怠政,反而對李非的建議格外的看重,在李林甫舉薦之後,立即召見了李非,問他對於劍南按察使一職有沒有意見。 李非正在發愁以什麼理由將自己的二哥李季卿越級提拔至按察使一職,沒想到正打瞌睡時,玄宗遞過來一個枕頭,連忙稟報道: “啟奏陛下,臣有一人舉薦,臣的另一位兄長李季卿,臣以項上人頭擔保,此人絕不負使命。” 李霅剛死,沒想到李非竟然再次舉薦了自己的兄長,玄宗有點意外。 “哦?為何這麼說?” “我們一家也算是李氏宗族一支,家父一直以忠孝教誨,未料到罪臣李霅見利忘義,竟然貪墨國庫,其罪當誅,此人由我舉薦,我未曾獲罪,聖上反而與我嘉獎,心中實在慚愧,所以,我再次舉薦家兄,如再出瑕疵,我自當同罪。” 說道李霅見利忘義時,李非的心在滴血,但他不得不這麼說,他要讓皇上徹底的對自己放心,也只能這麼說。一方面為了減輕皇上心裡的負擔,一方面為了表明自己對李霅一事的態度。李林甫和楊國忠一直環伺在皇上左右,宮內宮外現在都由他們把持,自己只能不斷的放低姿態,盡最大努力贏的玄宗的肯定。 果然,這麼一說,玄宗頗有感觸,立即答應了李非的請求,李季卿隨即走馬上任,臨走前一夜,李非和他徹夜長談,將所有的事情前前後後說了個明明白白,最後專門交代道: “記住,到了張守珪身旁,任何時候都不要違逆他的意見,儘量培養他的驕縱之氣,你要跟在他的身邊,抱著一個下屬的態度,謹言慎行,放下自己按察使的身段。每個月寫個書信給我,不用說其他的,就寫你觀察張守珪的行為有沒有變化,越驕縱越好。” 李季卿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李非囑託他不要多問,只管按照自己的話去執行便可。 李季卿算是領命離開了。 所謂南詔六部,指的是大唐西南邊陲的六個小國,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其中蒙舍詔實力最為雄厚,並且對大唐尚心存敬畏。 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年夏,張守珪接任劍南節度使,他一到任便立即展現了高超的軍事才能,六詔之間,時有小規模衝突,他們各部的民眾之間並沒有太多的仇恨,主要矛盾集中在各個國家的首領之間,張守珪抓住了這個特點,暗中對蒙舍詔提供大量兵器錢糧竭力拉攏,對其他五詔則分別派使節給些蠅頭小利進行麻痺,隨後,突然聯合蒙舍詔起兵,短短兩個月時間,將其他五詔橫掃。 自此,六詔合一,統稱為南詔,並宣佈歸附大唐,南詔之亂暫時得以解除。 訊息傳回長安,玄宗大喜,直接重賞。 而張守珪也在按照李非的交代,開始著重發展屯田營,私募士兵,剛經歷戰亂,六詔之內大量流民湧入,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張守珪便擴兵萬餘人。 李季卿寫信給李非,言張守珪說他一人身兼軍權,行政權,財權太累,提議讓他分擔一些,李非急忙回信極力勸阻,讓二哥千萬不要染指任何事務。 第二天,高力士登門拜訪,李非不禁心頭一顫,他知道,若不是天大的事情,高力士是絕對不會親自來找自己的。 +++++++++++++++++++++++++++++++++++++++++++++++++++ 下輩子 李飛對於自己成為歷史看客這一角色,是非常不甘的。 一切都是由自己而起,如今反而脫離了自己的把控,眼睜睜看著唐朝的歷史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點點的偏離軌道。 自己這個神明,當的也太窩囊了。 但是他也沒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