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攜私的諫言 (第1/2頁)
二手廢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輩子 考功司對李非的考察報告很快遞給了唐玄宗,他饒有興致的看了下,全篇皆是些溢美之詞,什麼勤勉有加,忠君愛國,不辭辛勞等等等等,但是他並不想看這些,於是,問站在一旁裴耀卿: “裴愛卿,寫的這些都是官話,你對李非這個人怎麼看?” “啟稟陛下,臣沒有看法。” “讓你說你就說,怕什麼?” 裴耀卿猶豫了一下,說道: “聖上高瞻遠矚,想必已經對李非有了定論,我再說就不合適了。” “你這話裡有話,今天你隨便說,說什麼朕都恕你無罪。” “陛下,李非年紀尚輕,也只不過在太史局和兵部做了一年小吏,儘管他有預判之能,但一次準,不可能次次準,國家大事,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全部聽他所言,那聖上……” 裴耀卿說到這,停下了。 玄宗眉頭皺了一下,眼光瞬間變得有些凌厲,看著裴耀卿說道: “你的意思是,我什麼都會聽李非的?” 裴耀卿嚇得慌忙跪下,說道: “臣絕不是這個意思,陛下想一下,如今李非所言在群臣心中分量幾何,聖上心中自然知道,之前朝中的大小官員將兵部的門檻都踏破了。一旦他將來身居高位,後果不堪設想。其父李適之又掌監察大權,那以後朝中很可能便是他們二人的天下。” “行了,你退下吧。” 裴耀卿這幾句話,猶如一劑猛藥給唐玄宗灌了下去,將他想原本想讓李非直接進入中書省的想法徹底抹滅了。 但自己已經說出去的話,總不能收回,如果想讓李非調離兵部,為自己所用,總得給他找個官職。思來想去,也沒有什麼頭緒,他看了眼一旁的高力士,說道: “高將軍,你方才也聽了,你有什麼看法,說給朕聽聽。” “聖上不必為此事煩憂,奴才覺得,既然暫時無法安排實職的話,可以給他個朝議郎當當。” 朝議郎是個散官,沒有實權,正六品上,也算是升了官階,又可以直接給自己上書,再沒有比這個合適的官位了,唐玄宗一聽,龍顏大悅,指著高力士說道: “真不枉你陪我這麼多年,深知朕心,以後我那些奏章,你就先過目一下,一些小事你可以自行定奪,不必向我稟告了。” 高力士和玄宗同齡,雖是宦官,但有勇有謀,忠心耿耿,曾多次救玄宗於危難之中,當初平定韋后之亂,助李隆基登太子之位,接著又平定太平公主之亂,一路輔佐李隆基登上皇位,居功至偉,也是李隆基最為信任之人,玄宗登基後,冊封驃騎大將軍,並執掌內宮事務,整日陪伴自己左右。出於對他的尊重,日常都以“將軍”相稱。 儘管高力士權傾朝野,但為人謹慎低調,行事中正,在群臣之中也有著極高威望。 開元二十二年年末,玄宗聽從了高力士的建議,李非被調離兵部,制授朝議郎。 李非對這個安排並沒有什麼想法,反而覺得一下從繁重的公務中脫離出來,也算是種解脫,他也知道,朝議郎只是個閒職,明升暗降,但凡事福禍相依,最起碼落得個清閒自在。 當夜,久違的夢境再次出現了。 —————————————————————————————————————— 下輩子 “李非,李適之三子,歷任太史局丞,兵部員外郎,朝議郎,娶妻牛氏,牛仙客之女,具體生平不祥。” 隨身帶的《全唐書》裡面,關於李非的介紹再次變動了,不過李飛沒想到李非竟然弄了這麼個散官的官職,另一本書沒帶,具體的情節不清楚,只能等李非親自給他解釋了。 夢境如約出現,李非看起來情緒並不高,李飛直接開口問道: “怎麼弄了個朝議郎?” “我覺得挺好,閒職,有什麼事兒直接上書就行了,沒有那麼多公務。” “我覺得你應該留在兵部,將來再想辦法進中書或門下省。” “這個職位是聖上欽點的,想必他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原本我父親也是想讓我留在兵部,可以透過你快速立一些軍功,這樣會升的比較快,但現在看來,已經不可行了。再往上,如果沒有耀眼的功績,官職很難快速往上升了,只能熬。” “時間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