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模範農戶與農書新編 (第2/4頁)
鞋底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媽媽微微搖了搖頭,徐媽媽一顆提著的心終於放下。
接著馬大夫開了一副安神補氣的藥,對秦嬤嬤道:“姨娘舟車勞頓,再加上有些水土不服,這段時間多休息就好。另外飲食上也要清淡些,北方不比南方溼潤,多喝水也是好的。”
“多謝大夫。”何姨娘隔著紗簾道謝。
馬大夫擺擺手,隨徐媽媽出門。徐媽媽將她送回宋家嫡支府上,給了十兩的荷包,又對那邊宋府的管事娘子道謝,也給塞了二兩銀子。
嫡支宋府的管事娘子知道宋四這邊不寬裕,也不計較銀子是多是少,兩家原本就是親眷,宋四也是個有出息的,才將將三十二歲,已經在正四品的位置上幹了六年,之前又在嶺南立了功,前途不可限量。
翠玉軒的東廂房裡,宋清月將一盞自制特質的油燈拿出來,有五個燈頭,每個燈頭下頭是一個小型儲油罐,棉芯露出一個頭來,上頭有玻璃防風罩,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宋清月給加了一個白瓷制的反光燈罩,晚上看書的時候,亮度比普通油燈、蠟燭高高几倍。
亮度有了就不那麼費眼睛,不然以原先那種亮度的蠟燭油燈看書,眼睛非瞎了不可。
這盞油燈是宋清月設計,宋四爺花了些錢找匠人定製的,製作的時候一共做了五隻,宋青月一隻,宋四爺自己一隻,還有三隻他打算當作禮物送人。
這燈不算太貴,但也不便宜,光是玻璃就挺稀奇,畢竟製作玻璃的原料都是海外運來的,整個廣東大概也就只能找到一兩位會燒玻璃的匠人。
現階段的玻璃質量還很差,透明度也不高,中國人大概還是更愛瓷器一些。不過宋清月不這樣想,玻璃還是現代科學發展必不可少的東西,有了玻璃才有透鏡、望遠鏡、顯微鏡,包裹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理論應該也跟玻璃的存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也不知道真要辦玻璃廠的話,要從哪裡入手。
她撐著腦袋想了半天,彷佛記得以前在哪裡看到過,古埃及人就已經會燒玻璃了,玻璃在歐洲以及波斯都很盛行。要是能跟西北一線的商隊打聽打聽就好了。
打定主意,她又開始看書,尋找自己沒有放進繁體簡體對照表裡的漢字。
她也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有什麼用,現階段不過是為了打發無聊,沒有手機電視,總要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才成。
春姨娘坐在床邊繡花,她已經打了好幾個哈欠了,但宋清月不睡,她也不想睡,她就想陪著她。
不一會,她坐不住,過去給宋清月沏了壺淡茶,一會又出門找管事娘子,想要給宋清月弄些點心吃食。
“姨娘,別忙了。”宋清月終於不勝其擾地放下書,“不然我來教姨娘認字吧?”
“認字?”春禾連連搖頭,“不行不行,我哪能認字,再說了,女人認那麼多字,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倒是你,什麼時候開始學女紅?”
算了,宋清月放棄,只說了一句:“我念書,宋大人才高興。”
春禾愣了愣,彷佛察覺到女兒對自己的不滿,語氣變得小心又委屈地,說道:“四爺他……好久沒來看過我了。”見宋清月完全對自己不理不睬,又開始唉聲嘆氣:“我就是命苦,從小被爹年賣了為奴為婢,我就是這個命。老爺顧著夫人還來不及,我本就只是個通房,我不該有什麼妄念的……”
又開始碎碎唸了。
春禾年紀不大,跟著宋四去嶺南的時候才十七歲,現在也不過二十三,加上她大概從小營養不良,面嫩得很,宋清月前世活到了二十九,博士畢業之後還做了四年社畜,看春姨娘完全就是大姐姐看小妹妹的心態,根本無法把她當成生養自己得母親。
無論如何她也無法把自己的心態調整成一個真正的六歲小娃娃。
“宋四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