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老鄉 (第2/2頁)
總是覺得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在這邊開工廠的緣故,珠三角的工資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了一截。
連服裝廠的女工,一個月都能拿100多塊,還包吃住。
工錢不能開的太低。
“那就是一個人幹滿一個月,就能拿90塊錢?”中年人試探著問。
他這個反應,跟梁永豐他們到深圳的時候一樣。
“沒錯!”梁永豐點點頭。
“我們幹,我們幹!”中年人連忙答應。
其他幾個人也滿臉喜氣,對梁永豐的好感度,立馬又上升了好幾分。
梁永豐頓時也鬆了一口氣。
見這些人都扛著打好的鋪蓋卷,梁永豐又問,“有住的地方嗎?”
“這個……”中年人撓了撓頭皮,“咱們也是剛到這邊,還沒找到地方住!”
“那就跟我們一起擠一擠吧!”梁永豐扭頭衝梁鎮道,“去給他們安排一下!”
他們在這邊的村裡租了三間房子。
雖然條件簡陋,其中一間還非常低矮——梁永豐嚴重懷疑那裡原來是個豬圈,但是最起碼有片瓦遮頭。
幾個人對他好感度,又上升了幾分。
看著幾個人安頓好,開啟鋪蓋卷。
梁永豐滿意的點了點頭。
梁鎮也算歪打正著。
首先,梁永豐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用本地人。
他對東莞人沒有偏見。
但開工廠招本地人幹活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
一旦颳風、下雨,他們可能就會離開崗位,跑回家收衣服,收糧食。
何況他們還是外地人。
其次,招收老鄉有利於梁永豐接下來的發展。
將來隨著梁永豐的生意越做越大,難免要跟本地團體爆發利益衝突。
梁永豐需要一批關鍵時刻,能團結在他周圍,能衝能打的核心班底。
老鄉就是最佳選擇。
休息了一晚,梁鎮帶著人,去平整理他們距離莞城鎮最近的一塊土地。
梁永豐去窯廠買磚、瓦、水泥、木樑。
紅磚的標準尺寸是長240毫米,寬115毫米,高53毫米。
普通的磚牆厚度就是一塊板磚的長度,即24厘米。
這種紅磚牆又被稱為24牆。
蓋一個平方的24牆,需要128塊標準磚。
中、小學教室的標準尺寸是長9米,寬6米,高3米。
一間教室四面牆,再加上架木樑需要起的牆頭,就需要90幾個平方的牆面。
就算去掉門、窗的面積,也大約80平方米的牆,總計需要上萬塊紅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