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信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再見吧,朝鮮人民軍的戰友們!&rdo;
一一七師炮兵團是我們軍回國最後的一個團。全師回國時,團長丁文齋和政委薛瑞雲率領全團指戰員在鐵山半島執行任務,歸五十軍指揮。9月份,他們才接到命令,全團乘火車回國。車過新義州時,列車停下來,接受停戰監督委員會波蘭、捷克、瑞士、瑞典這些中立國代表的檢查。這幾個國家的軍官來到車上,非常友好地同列車司令丁文齋相互敬禮、握手,然後,問道:&ldo;貴團多少人?攜帶了多少武器?&rdo;丁文齋如數地作了回答,然後陪同這幾個外國軍人到各個車廂去看了看。
當列車徐徐地駛過鴨綠江大橋安全抵達祖國的前哨城市安東時,這個炮兵團作為東北軍區炮兵戰略預備隊,在安東大休息3天。
越是在我們這些戰爭中的倖存者返回祖國的時候,我們越是想念那些把生命和鮮血留在朝鮮國土上的無名英雄們!
我們這些活著的戰友不會忘記他們,祖國的父老鄉親不會忘記他們!
韓戰結束的若干年後,我曾數次在審閱老部隊送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三十九集團軍軍史(抗美援朝時期)》的時候,每一次都看到不止一處沒有姓名的英雄壯舉:在出國第一仗中,&ldo;1950年10月29日14時,敵300餘人在6輛坦克的掩護下,向一一七師三四九團泥踏洞以南一、二營陣地發起攻擊。戰鬥先後在六連、五連展開。指戰員們發揚&l;人在陣地在,誓與陣地共存亡&r;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與敵人進行著殊死搏鬥。19時,敵人一個排兵力突入六連二班陣地,二班長手持兩根爆破筒沖入敵群,毅然拉燃導火索,與敵同歸與盡……&rdo;
在陣地防禦戰中,&ldo;1952年6月12日,美四十五師一八○團在52架飛機、34輛坦克以及炮火的支援下,以兩個連兵力分三路向1908高地發起了37次猛攻,○團一連經5小時激戰,斃敵200餘人,毀傷敵坦克7輛。10時,敵進佔1908高地東南無名高地,一連五班面對群敵,臨危不懼。當敵人突入陣地時,全班同志勇猛衝入敵群,與敵展開了白刃格鬥。但終因寡不敵眾,除1人脫險外,其餘全部壯烈犧牲。&rdo;
每每讀到這裡,一種非常不安的情緒在我心中翻滾著:那個二班長的名字沒有留下來;這個五班的全班戰士姓名誰都不知道。他們就是這樣為著朝鮮人民的解放,為著祖國人民的安全,默默無聞地獻出了自己年輕的寶貴生命,卻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我想起了那還是發生在第四次戰役的事情:一一六師三四七團指揮所裡,第一個回合的仗剛剛過去,戰鬥間隙顯得更加繁忙:什麼轉運傷員、安葬烈士、遣送俘虜呀,什麼戰評請功、戰鬥詳報呀,電話鈴聲沒有間斷過,政治處主任和組織股的同志分頭在研究審查功臣事跡時,給幾個營打電話問道:&ldo;有這樣一位功臣不知道查出來沒有?&rdo;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沒有留下姓名的有功之臣呢?只有團長李剛和參謀長王如庸親眼看見過。他是在注巖裡激烈戰鬥中湧現出來的英雄。當時,被壓縮在注巖裡的敵人,用坦克把村莊三面包圍起來。構成了村落防禦的火力配備,頑強地阻止我軍的衝擊。我軍的攻擊部隊就這樣跟敵人硬頂住了。眼看天快要亮了。李剛在想:如果不在天亮之前解決這股敵人,天一亮敵人就會得到外援,組織突圍逃跑。他果斷地命令:再用一個步兵連從北面敵人防禦弱點突破,發起強攻。
於是,激戰就在村子裡展開了。敵人的坦克沒有支援多久就被我們的勇士們打毀了。這時,一部分攻擊部隊突進了村莊,村子裡燃起了大火。濃煙一股股地冒起,又降落下來,順著地平線滾盪著。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