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管理秩序。
下了汽車,王毅看到了三清觀的山門。
這座三清道觀,是王毅曾經承諾葛道長而修建的,與武當山一樣,同樣採取明朝皇家建築規制,甚至參考了武當山道觀。
前後動用錢糧達到上百萬兩,建築群共有三十三座不同形狀的建築,以上等木材為主材料,展現了華夏古建築的優美,可謂恢弘氣派。
王毅之所以捨得花重金建造,原因是本地人絕大部分信奉佛教,在陝西各地,幾乎每座城鎮,都有寺廟存在,甚至數量非常龐大。
而道教作為本土教派,王毅還是希望道教能夠佔據一席之地,使道家文化得以穩定的流傳下去。
在南北兩路大軍出兵中原各省時,那可是有不少道士主動了解護民軍和軍民府的政策,然後給百姓講解,勸百姓歸降。
將道觀騰出給受傷將士養病的情況比比皆是,以及上山採藥醫治將士和百姓的事情等,對護民軍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寺廟也有這種情況,但遠不及道教做的多。
在帝國建立後,王毅對道教也有很大的關注,曾撥款對各地大小道觀進行修繕和修建。
尤其是在帝國的新疆域,幾乎每個府都規劃了修建道觀,九年總撥款達到五千多萬兩。
至於寺廟,王毅雖然也撥下了修繕款,但只有五百多萬兩。
,!
原因是在南北兩路大軍,對兩京十三省採取軍事行動的時候,將很多對抗護民軍的寺廟進行了拆除。
帝國寺廟的數量,相比於大明時期,銳減三分之二以上。
而且,王毅還下達命令,在百年內,帝國不能再修建寺廟,只可修繕或重建。
這倒不是王毅針對寺廟,而是當時的寺廟相當於地主,擁有大量的田地,必須進行清丈,重新分配給寺廟當佃農的那些百姓耕種。
而要動寺廟的田地,那自然是會遭到寺廟武僧反抗的,且多次打傷好言相勸的護民軍將士。
在當時,南北兩路大軍都向王毅彙報過很多次,關於寺廟對抗的事情,因而讓王毅非常憤怒,故而下達了對反抗寺廟的拆除命令。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寺廟隱匿的人口,數量也是非常龐大的,僅次於藩王勳貴、地主鄉紳、世家豪門。
如今道觀和寺廟,都歸帝國宗教司統一管轄,不會再有田地侵佔和隱匿人口的情況出現。
道觀的山門前,百姓們見到王毅,頓時爆發出了歡呼,更是有人直呼“國主萬歲”,王毅對百姓們揮手回應。
良久,王毅目光看向三清觀的山門,年過六旬的葛道長,帶著一群道士站在山門前,恭敬的候著。
王毅一行人走了過去,葛道長也是帶人迎了上來。
如今的葛道長,面色紅潤,長眉至臉頰,長鬚至胸腹,身上觀主服飾,手中拿著拂塵,儼然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葛道長等人對王毅一些人行道教禮儀,葛道長笑著率先開口:“國主一路辛苦!”
王毅點了點頭,笑道:“葛道長不必拘束,你我也是幾十年的交情了,前面帶路吧!”
葛道長做了個請的手勢,故意落後了王毅個身子。
三清觀坐落在米脂縣東南的一座高山上,最高的主峰建有紫霄宮建築群,佔地三百餘畝。
原先,這裡整片山是沒有什麼樹木,如今已是百木成林,林間飛鳥無數,也算得上是山清水秀之地,一片祥和景象。
據王毅瞭解,在葛道長退休來到三清觀修道後,三清觀的香火,僅次於英烈祠,也是各地遊客的必來之地。
遊覽了一番三清觀,王毅便與葛道長說明另一個來意,葛道長很快便將朱由檢請來與王毅相見。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