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開墾 (第2/2頁)
惡的呃呃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水田規模都比較大,用馬耕來翻地,當然也有一部分是用土著來當做動力完成的。
其中的一部分已經種上了秧苗,還有一些需要時間,東邊是一片丘陵,被用來種植劍麻。
一排排劍麻自上而下,佈滿了丘陵,遠看像東亞的茶園一樣,都是圍繞著低山丘陵一圈一圈的頗為壯觀。
最近濱海區的氣候條件也不錯,雨水來的時間比較穩定,很少出現不準時的情況。
這也算印度洋的好處,眾所周知太平洋地區的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比較顯著,會加劇東亞地區的氣候波動。
印度洋雖然也受影響但是不突出,在東非氣候除了受到赤道和高原地區的影響外,最主要的就是信風帶的轉移,每年信風帶南移或者北移都會給東非帶來一定的雨水。
這就形成了東非一年有兩個雨季,同時東非沿岸還受到洋流的影響,濱海區最為明顯。
如果沒有索馬利亞寒流,東非沿岸的降水絕對會提升,形成類似印度東北那樣的地形雨。
東非殖民地氣候的穩定,也造就了農業生產的有序進行,殖民地已經有了一套相對成熟的農業曆法,可以用來指導安排新移民參與農業生產。
目前受到東亞地區的動亂影響,來東非殖民地發展的移民數量也在快速增加,尤其是北方。
受到闖關東的影響,北方的居民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去海外發展,一個是到東北發展。
去海外的話,那東非是目前的最優選項,因為恩斯特佈置比較早,加之北方地區不像南方接觸外面的世界早,所以恩斯特在北方鋪建的移民網路規模更大,也更成熟。
而南方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渠道比較多,有的人選擇去南洋發展,第二目的地則是美洲,畢竟門路比較廣,很多都是宗族和地方為群體一起出海。
所以南方的移民在海外比較抱團,但是內鬥也相當嚴重,因為他們在海外也是聚集在一起,形成類似唐人街的據點,而械鬥是南方宗族的特徵,在海外他們的利益重疊就更嚴重,你多吃一點,他就少吃一點,所以火併比國內還多。
這也是恩斯特不敢選南方移民的一個原因,只有老老實實地種地,不整么蛾子,尤其是會形成團體,目前東非殖民地的華人移民雖然人數最多,但是沒有人領導,就一盤散沙,恩斯特很滿意。
在歐洲德意志地區,普奧兩國展開激烈戰鬥時,東非殖民地一片祥和,所有人都在為開發事業做貢獻。
屋舍建設,農田開發,修築水渠,新建道路,畜牧養殖,一個農業為核心的東非殖民地正在迅速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