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泰見此,奪嫡之志愈堅,把駙馬都柴令武、房遺愛等人網羅至門下,廣交朝中大臣,看上去是志在必得了。
‐‐老爸就是奪嫡搶到了皇位的,大伯死得不明不白。難道現在又要上演&ldo;新玄武門&rdo;?
承乾大起恐慌,索性派人去暗殺魏王,不成。就派人假稱是魏王門客,到玄武門上書,捏造魏王種種不法事。太宗很感驚異,派人去查,發現全是扯淡!於是對承乾的態度就更不好了。
承乾見奈何不了李泰,便遷怒於老爸,糾合了一幫對太宗不滿的人,如太宗庶弟漢王李元昌、大將侯君集等,圖謀造反。同謀者以刀割臂,以帛拭血,誓同生死,要帶兵殺進太極宮。
太宗這時候倒是看得長遠,不願意兩子爭嗣而引起政局動盪。貞觀十六年(642年)六月,特發布文告,追認哥哥李建成的太子的稱號,透過這個,多少對玄武門之變有所追悔,向世人傳遞了不擬換太子的資訊。貞觀十七年(643年)正月,魏徵去世,太宗又藉此機會表態,說要力保太子。
但他的計劃被一場意外打亂。三個月後,也就是四月裡,太宗第五子齊王祐謀反。
承乾在此時就應該格外小心了,但他竟口無遮攔,說了句笑話:&ldo;齊王亦欲反?何不與我連謀?我宮西牆至大內不過二十步,即時可至,比齊王近多了!&rdo;
不想承乾的部下也有參與齊王謀反的,在齊王事敗後被逮,供出了太子謀反的意圖。
太宗得報後,感到非同小可,立刻指派老臣長孫無忌、房玄齡會同刑部追查。一查,查出來太子承乾確有謀反跡象。
這還了得,我能逼老爸,你們怎敢逼老爸!震怒之下,太宗將承乾貶為庶人,漢王李元昌、侯君集等統統殺掉。
李泰見哥哥自己敗了,大喜,對老爸就更加殷勤。按例,他也應該依次當立,沒什麼問題。太宗在承乾案暴露後,也答應過,要立李泰為太子。但是,長孫無忌不同意,他提出:李治才是合適的人選。諫議大夫褚遂良也附和這個提議。
這一片大好江山,交給這麼一個懦弱的人,如何能行?乍聽起來,這是個鎪主意。也許是長孫不願有一個強勢的嗣君吧,他想到的是太宗之後自己的地位。
但是,太宗卻考慮,這也有道理。道理在哪裡?那就是,李泰也靠不住。承乾雖然栽了,卻一萬個不服,曾當面向父皇申辯道:&ldo;臣貴為太子,更復何求?&rdo;他說他是被李泰給逼的,為了謀自安之道而被人鼓惑。現在要是立李泰為太子,大家就正好著了李泰的道。
太宗認可了這個說法,對侍臣說:&ldo;我若立李泰為太子,那便成了儲君之位,可求而得之。這哪裡使得!&rdo;
而李泰就怕老爸這時候猶豫,他知道太宗也是很愛李治的,就故意撒嬌,撲到太宗懷裡說:&ldo;臣今日才真正成為陛下愛子,有如再生之日。臣只有一子,臣死之日,為不辜負陛下愛晉王之心,要殺子傳位給晉王。&rdo;太宗很受感動,又傾向於李泰了。他對侍臣說,李泰如此大仁大義,自己不忍再另立別人為儲君。
褚遂良當即提出質疑:&ldo;陛下萬歲後,魏王繼位,怎肯殺愛子傳位給晉王?陛下先既立承乾為太子,又恩寵魏王,以致兄弟爭位,釀成大禍。若陛下定要立魏王為儲君,願先把晉王安置好,方可保全。&rdo;
這話擊中了太宗的軟肋。太宗聽罷,潸然淚下,說道:&ldo;我不能這樣做呀!&rdo;隨後起身,蹣跚入內。
李泰聽到風聲,怕太宗真的會立李治,就跑去威脅李治:&ldo;你素與漢王元昌友善,元昌今敗,你得無憂乎?&rdo;他這是要擊垮李治的意志,警告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