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食珍饈如熊掌,烹佳餚乃羊羹 (第2/2頁)
流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味道醇正,令人回味無窮!”
“用羊頭羊雜來做?這誰能吃得下?”齊遂良聽聞後,面露失望乃至嫌惡之情。
而李世民卻饒有興趣地問:“為何棄羊肉不用,偏要用羊頭和羊雜呢?”
“唉,歸根結底還不是因為小店囊中羞澀嘛……”何樂為心中暗自嘀咕,但表面卻裝出一副深思熟慮的模樣,以憂國憂民的口吻答道:
“兩位身為尊貴之人,或許早已對羊肉不以為意,但在底層百姓中,許多人卻難以負擔得起羊肉。”
“這些看似廉價的羊下水,若經過精細烹飪、足量佐料調製,同樣可以變為佳餚,且售價親民,尋常百姓皆能品嚐得起。”
“人以食為天,無肉不歡,你們可曾想過為何北方的遊牧民族如此勇猛善戰?正因他們餐餐有肉,倘若我大唐士兵也能每日飽食肉類,試問天下誰能與之抗衡?”
何樂為 試圖說服眾人,然而李世民聽罷卻深受震撼,作為久經沙場的將領,無人能比他更明白敵人的剽悍程度。兩軍單兵戰鬥力間的差異,他並非未曾思考過,只是未曾從食物構成的角度深究!
“僅憑你這一席話,我就嘗試一下。”李世民正欲舉箸品嚐,何樂為卻又阻止道:“貴客請稍等,此美食還需搭配一味。”
隨後,他又取出一摞麵餅。
“胡餅嗎?”
“非同一般胡餅,乃是坨坨饃。”
確實,何樂為製作的是羊肉泡饃,若無坨坨饃,怎稱得上正宗羊肉泡饃?
“坨坨饃?這是何物?”
何樂為不便直言是從未來帶來,於是邊將餅掰入羊羹中,邊解釋道:
“靖恭坊祆祠中的胡僧擅長製作一種名為圖爾木的餅子,我對其稍作改良,使其更為乾燥堅硬,便於儲存,只是食用時需掰碎浸入羊羹內。”
“為何要如此費事?餅子若是柔軟口感豈不更佳?”齊遂良疑惑不已。
“還不是因為貧窮所致!”何樂為原本意圖透過這種方法延長儲存時間,即使銷售不佳也不會變質,從而降低成本,畢竟這個時代並無冰箱。然而轉念一想,他又擺出一副憂國憂民的姿態:“其實我的初衷,就是將其設計成軍糧!”
“軍糧?”李世民再次提起了興趣。
“沒錯!行軍作戰之際,若攜帶這種坨坨饃,即便十數日也不會腐敗,只需掰碎放入肉湯浸泡即食,即便條件艱苦也能慢慢咀嚼,既便於攜帶,又利於儲存。”
李世民拿起一塊坨坨饃,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