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觀眾買賬嗎 (第1/4頁)
大象拿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週日之前,《代理父母》的樣片必須送到檸檬臺裡備播,今天已然是週一,中間滿打滿算,只有五天半,他們必須抓緊一切可以抓緊的時間。
對於編劇王喜鳳來說,這次工作的難度反而小,因為主題和立意已經明確——製造焦慮,而呈現方式則是剪輯對比,不需要在臺本上再下大功夫。
唯一需要考慮的點是搞笑,但也容易。
艾麗熱娜和馮廣健都還未婚,根本不知道伺候一個孩子有多麼麻煩。
起床、早飯、上學、接送、午飯、接送、晚飯、監督作業、玩手機、上床睡覺,第二天再來一遍。
就像一條狗鏈子一般,栓得人哪裡也去不了,什麼事也做不了。
聽起來就很麻煩,但操作起來更麻煩,每一件事每天都會遇到完全不同的困難,接踵而至,似乎永遠也處理不完。
以艾麗熱娜和馮廣健的生活狀態,獨立處理這些事,一定會充滿矛盾和看點,而搞笑就在這些矛盾中,根本不用特意製造。
當然,也可以設定一些小任務,比如,孩子中午想吃什麼,需要主持人親手做出來。或者需要陪孩子看動畫片,拉近彼此的距離等等。
總之,由於題材和身份的天然優勢,王喜鳳面臨的困難並不多。
再來是金敏浩,對他來說,難題在於時間短,5天半的時間足夠拍攝,但剪輯和後期怎麼辦?
當然,在馮廣健的建議下,他也想到了好辦法,就是拍一天,剪一天,一天天剪,就比拍完再剪省時間。
畢竟拍攝結構基本是固定的,一天一個單元,分開剪也不會驢唇不對馬嘴。
緊急加拍對金敏浩和王喜鳳還算友好,問題是劉延慶,他終於遇到了硬骨頭。
一眾“骨頭”中最大那個難題是,去哪裡找富家子弟?
事發突然,又連拍五天,哪家的有錢人會心甘情願的配合攝製組?
商量的了半天,他們想到一個合適的人。
“帶我孩子拍綜藝節目?”
姬順傳媒大投資人,曾經揚言要撤資的潘彩富,在電話那頭髮出疑惑的感嘆。
“太好了。那臭小子嬌生慣養,五穀不分,不知道賺錢多難,早該讓他體驗體驗生活了。”
劉延慶隔著電話鞠躬解釋:“不是的,不是他體驗生活,是我們體驗生活……也不是,是要拍攝潘公子日常的一天。”
“上學吃飯玩手機,那玩意有什麼好拍的?你們要是沒題材,不如拍我。”
劉延慶又是一通述說,《代理父母》什麼意思,是怎樣的主題和立意,想要向社會傳達什麼等等等等。
潘彩富的聲音有些不耐煩:“什麼階層對比?我兒子有錢花,是因為我不要命得拼來的。總不能掙錢了不讓他用吧。他們窮是因為他們不努力呀。”
其他人默契地沒有反駁,事實上,很多人是隻因為沒有機會,就像練習十年的戲子沒有成為大腕,不是因為不努力,而是因為沒有登臺的機會。
畢竟舞臺只有那麼大,能容納的人是有限的。
但他們的目的不是給潘彩富上一課,而是說服他同意拍攝,因此只能順著他的話說。
“是是是,因為不努力,所以愛看綜藝。觀眾要是都拼命掙錢,誰還看我們的節目,誰還為我們花錢?”
“咱們既然想多掙人家錢,就得拍人家愛看的,是不是,潘總。”
潘彩富是個頭腦靈活的人,立刻認同:“有道理,那沒問題,我把管家的電話給你們,你們跟他說吧。”
雖然潘彩富看不到,但劉延慶還是連連鞠躬:“謝謝領導,謝謝領導,謝謝領導。”
馮廣健第一次在新華夏聽到“管家”這個詞,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