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姆萬紮船廠 (第1/3頁)
惡的呃呃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
1868年1月3日。
大湖區,姆萬紮。
大湖(維多利亞湖),水域面積接近七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左右,擁有良好的通航能力。
想要開發大湖,就少不了先進的船舶,不說多先進,至少要比土著使用的獨木舟來的強。
而且大湖中,光是島嶼就有一千多座,其中很多還適合人類居住,自然也有土著居住。
這些土著,靠打魚為生,可能一輩子都生活在島上,這自然是奉行“清零”為最終目的的東非殖民地政府所不允許的。
所以出於對大湖的開發利用,和對島上土著進行清理的考慮,建立東非自己的內湖部隊就很有必要。
而不管是漁民捕撈,還是建立內湖部隊,都離不開船隻。
即使前世,維多利亞湖的主要交通方式還是輪渡,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都在維多利亞湖沿岸建設港口,依託大湖龐大水域,建立了眾多規模比較大的港口城市,這些湖泊港口即使和非洲的一些海港比也完全不差。
而大湖,還擁有豐富的淡水漁業資源,隨著東非殖民地的開發,和東非殖民地對食用野生動的限制,尋找新的肉類替代源就不可避免。
目前恩斯特有兩個思路,一個是開發牧場,搞畜牧業。一個是開發東非殖民地淡水湖泊的漁業資源。
畜牧業發展需要時間,而東非湖泊裡的漁業資源都是現成的,大湖,索倫湖,馬拉維湖甚至是圖爾卡納湖,其中的任何一個都足以滿足當前東非殖民地的肉類的需求。
至於海洋的漁業資源,誠然東非沿岸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索馬利亞寒流經過的季節,會形成大規模漁場。
但是以東非殖民地目前的條件還搞不起大的船廠,而漁船要是太小,在海洋上也不安全。
這樣還不如在內陸湖泊開發漁業資源來的划算,畢竟內陸湖泊不像海洋那樣波濤洶湧。
恩斯特就打算在內陸湖泊里弄幾個小船廠,生產的船舶不僅可以滿足捕撈業,而且能加快東非的開發和擴張。
畢竟這些湖泊面積大,水域廣,如果到對岸去,走陸上要繞一大截距離,如果有船隻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同時,船隻載貨量大,方便貨物和人員的運輸,可以有效減損耗。
當前東非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和牛車,在大量施工的地方,還有許多木製獨輪車(主要靠人力推動,運輸糧食等物資),也是東非重要的交通工具。
而東非第一個造船廠選址就選定在大湖(維多利亞湖)湖畔的姆萬紮。
這是出於多方面情況,綜合考慮後的結果。
當前東非殖民地的兩個重要城市位於大湖沿岸,一個是姆萬紮(大湖區首府),一個是基蘇木(西肯亞首府),連線兩個城市可以加速對大湖的開發,而連線兩個城市自然是依靠船舶。
同時,大湖上島嶼里居住的土著也需要解決,索倫湖和馬拉維湖就沒有類似的需要,所以不用急於建廠。
加之對西北的攻略也需要藉助大湖的通航能力,未來可以加強對西北的控制。
最後是姆萬紮自身的優秀自然條件,依託姆萬紮灣,姆萬紮本身就是一個天然優良湖港。
此前這裡居住著蘇庫瑪族(現實中被稱為“坦尚尼亞的吉普賽人”,是坦尚尼亞人口第一大民族,坦尚尼亞擁有一百二十多個民族。)的部落,後來東非殖民地直接鳩佔鵲巢,佔領了這裡。
在後續的“整肅”運動中,整個大湖區的蘇庫瑪族都被驅離,他們被東非殖民地政府驅趕到西北八國人數最多的部族。
姆萬紮造船廠選址在姆萬紮市西南方向,姆萬紮灣裡的一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