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刷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倒是風風光光:廢舊資源回收公司。居然稱公司,註冊過嗎?言過其實、誇大其詞了。我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事實又確實如此。頓時,張金富高大形象在我的心中矮小了許多。
張金富所在的是個老小區,他買的是五樓七十多平米的舊房子,車庫朝南,還算不小。看到我好奇,張金富把我領到了住宅樓的西邊,這裡還有一塊“廣闊天地”,那是他的廢品倉庫。聽張金富說,那是從物管手裡租的,小區居委會特地照顧他,收費很低。
這塊空地上堆滿了廢品,但是分類明確,排放有序。張金富說,他每天出去收,老婆則整理分類,到了一定時候,夫妻倆再拖出去賣掉。說實話,“倉庫”倒不小,有個公司的樣子。看到我吃驚,張金富笑笑,說道:“這不是廢品,這是放錯地方的寶貝啊!”呵呵,我知道,這是木匠的名言,又被套用了。接著,張金富給我講了有關廢品方面的知識,我豁然開朗,小小廢品竟然大有名堂,原來張金富到鳳城是這麼“淘金”的,真讓我意想不到。張金富說,其實不管幹什麼,只要鑽進去就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接著,張金富給我講了他的發家史。
初來乍到之時,張金富也是懵懵懂懂,瞎碰亂撞,不知道幹什麼是好。乾脆,什麼都幹。收廢品、修車子、幫人搬家,甚至掏下水道,年輕嘛,有的是力氣。可是,藝多壓身,“食多不養膘”,慢慢地,他開始好中選優,把一門心思放在了收廢品上了。平時踏著三輪車,挨家挨戶,到處吆喝。有一次,有位老奶奶把家裡的一摞舊雜誌拿來了,張金富秤好後,付了錢,把廢品拿走了。回家的整理的時候,發現一本《大眾電影》雜誌裡夾著一張一千元的定期存單,還有一張摺疊著的手帕大小的宣紙。宣紙上畫著一隻蟋蟀,幾棵蘭草。蟋蟀畫得細緻入微,栩栩如生;蘭草則筆墨酣暢,了了幾筆,神形兼備。張金富的老婆眼睛尖,在旁邊多了句嘴,“齊白石?”張金富的老婆雖是初中畢業,畫上的落款“白石老人”她是認得的。“什麼,齊白石?那個畫蝦子的長鬍子老頭?”張金富很興奮,他知道齊白石很厲害,絕對的大畫家,如果是真跡就值錢了。他趕緊湊近看了看,裝模作樣研究了半天,還是不辨真偽。管它呢,反正畫得很像,就連蟋蟀的觸鬚都很自然,應該是真品。張金富和老婆擊掌慶賀,相擁而笑,撿了個大便宜,趕緊小心翼翼收好。當天,張金富一夜未眠,腦子裡翻江倒海,這存摺和畫可是個燙手山芋,不好拿,除非自己不想再鳳城混了。一夜的思想鬥爭,張金富作出了他人生的重大決定,完璧歸趙。第二天一大早,張金富把東西送去了,老奶奶家人都沒有發現寶貝丟了,不知怎麼回事。看到畫,老奶奶的兒子兒媳才眼睛一亮。原來,那幅畫真是齊白石的工筆昆蟲畫,是老奶奶的丈夫二十多年前在上海文物市場淘來的,當時老頭請了專家鑑定,確實是真跡。畫原本就沒有裱好,老頭也想拿出去裱好,但篇幅太小,想弄個玻璃框子掛在家裡又顯得張揚;再說,老伴也一直反對他搞收藏,他要瞞住老太,就這麼一小作品,花了好幾千呢。後來,老頭去世了,家裡人再找這幅畫就沒有找到,沒有想到,被張金富發現了。之前,老奶奶的兒子請專家鑑定過,現在的市場價起碼大幾萬元,畢竟是白石老人的精品之作啊。老奶奶感動不已,逢人就講;鳳城電視臺又添油加醋地報道了一下。頓時,張金富儼然成了個新聞人物、平民英雄。老奶奶頗有感召力,她成了張金富的義務宣傳員,小區裡廢品幾乎都被張金富包了。
張金富說,收廢品行業裡面有好多“學問”,價格上的欺瞞,秤上的短斤少兩都是“竅門”。有些人收廢品的時候,秤的時候,腳在下一抬,重量就不同了。還有人用九折秤,短斤少兩,賣點廢品誰還會斤斤計較?但是,這種“花頭精”少玩為好,吃虧只是一時。人要誠信,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