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平時交通工具主要依靠摩托車、三輪或者雙腿。
簡單來說,這裡是經濟落後,交通落後,思想也落後。
蔣惜兩年前來青田支教,那時條件比現在更糟糕。
那時學校還是黃土切成的土房,房頂是樹皮搭的,一下大雨,房頂到處漏雨。
第二天上課,教室堆滿水、泥,飽經風霜的書桌也被雨水泡爛,總是缺胳膊少腿。
下雨後,全校七八個教師總會搭梯上房頂重新蓋樹皮或者搭塑膠膜。
教室也只堪堪四間,學生更是少得可憐,幾個班加起來不到一百個人。
學生家長並不想送孩子來上學,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一個學生因為要在家裡幫忙幹農活而被家長扣留在家而放棄學業。
蔣惜至今記得,她支教第一年走三四個小時的山路去到學生家,跟學生家長理論應該讓小孩上學,卻被家長氣哭的事。
那年她剛大學畢業,年輕且沒工作經驗,也沒有半點談判經驗,跟學生家長無論怎麼說都說不通,還被家長嫌棄。
回到學校,在青田支教十來年的老教師周萍告訴她:「他們一輩子仰仗土地生活,所以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的子女也應該留在家幹農活。我們覺得讀書能改變命運,他們卻覺得浪費時間。你要想說服他們,首先得讓他們看到好處,這個好處還得是短時間能兌現的。」
蔣惜想了兩個晚上,中間又給鄭秀英打了通電話,跟她聊了兩個多小時才懂他們那一代人的思想。
後來為了讓家長同意學生繼續上學,蔣惜挨家挨戶去家訪,極力說服他們各自讓一步。
最終的結果是:學生上午上課,下午回家幹活,另外每家每年補貼五百元生活費。
這錢由蔣惜的個人帳戶支出。
去年初國家出資改善學校的老破小環境,之前的老房子被拆除,新建了一棟三層樓的樓房,一棟兩層樓的宿舍樓以及一間食堂,地面也鋪了水泥。
學校整體條件、環境上升好幾個檔次。
蔣惜現在教的班級是初一,教學科目語文。
一共兩個班,她一週總共十二節課。除了週一的課在下午,其他課都在上午。
上完課偶爾跟學校幾個老師出去野炊或者春遊,除了條件苦了點,其他都還不錯。
—
週一早上,窗外灰濛濛的一片還不見亮,宿舍門外卻傳來砰砰砰的敲門聲。
蔣惜睡得迷迷糊糊,聽到動靜還以為在做夢,等她反應過來才發現有人在敲門。
敲門聲伴隨著淅淅瀝瀝的雨聲越來越急促、清晰。
蔣惜急忙掀開被子,起身邊套外套邊穿拖鞋去開門。
門開啟,迎面露出一張黢黑的稚臉。
女孩穿著破舊棉襖,背著拉鏈爛到無法修補後只能手工縫釦子的橘紅色書包。
因為常年幹農活,女孩雙手滿是皸裂,十根手指頭也黢黑,跟沒洗乾淨似的。
蔣惜知道,不是沒洗乾淨,而是洗不掉了。
十三歲的年紀也因長期營養不良,導致身高不足一米四。
女孩是蔣惜班上的學生,叫蔡雪,平時文文靜靜,很膽小害羞。
蔣惜站了幾秒,俯下身,溫柔詢問:「蔡雪同學有什麼事嗎?」
蔡雪往邊上挪挪腳步,捏著雙手,腦袋轉了轉四周,小聲說:「蔣老師,你快去看看周小敏吧。她爸爸又不讓她上學了。」
「我剛剛去她家叫她,看見她被她爸綁在柱子上,還說周小敏要是敢偷偷跑來上課,他就打死周小敏。」
蔣惜嚇得立馬清醒。
她揉了把臉,蹲下身,伸手握住蔡雪的手,柔聲問:「你來學校的時候,周小敏有沒有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