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梓的,署名是“宋·王應麟著”。王應麟曾任南宋禮部尚書,也任過主考官,文天祥就是由他推薦而取得進士第一的。他著作甚豐,是位博學、愛國的名家。可是,王相註釋的版本出版後,先後有不少學者提出異議,認為《三字經》著者不是王應麟,其理由有二。其一,書中“魏蜀吳,爭漢鼎”之句,與王氏一貫尊蜀抑魏,以漢室為正統的觀點不符;其二,演變《三字經》,有些語言不嚴密,與王氏治學嚴謹的態度不合。這種爭論無結果,後來還是說相傳為王應麟所著。此乃本書之外的閒話。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廣東人眼中的韓愈:(2)

潮州州學之所以能迅速興起來,應歸韓愈選人用人之功,選中趙德,便興州學。然而,韓愈在潮州任上,在看人上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韓愈上任伊始,出門體察民風。傳說來到一座寺院,見到一奇僧,年約六十開外,神態自若,面部容光煥發,額門發亮生輝,眉白如雪,形如雕刀,雙眼有神,鼻樑突出,兩耳垂肩,身著灰色袈裟,腳著褐色芒鞋,看去雍容脫俗,而兩顆門牙突出,十分刺眼。他一時想起古書所載:“呲牙曝齒者,非善良之輩也”,不覺臉上露出了厭惡之色。那和尚雙眼如電,輕瞟一眼,便知這位官老爺不悅,於是雙手合十,說聲“阿彌陀佛”,便進門去。

隔日清早,韓愈接到靈山一個小僧送給他的一小包禮品。那禮品是一包用紅綢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東西,韓愈開啟一瞧,原來卻是兩顆血肉模糊的大齒。他不禁失聲叫道“哎喲……這大師……”

原來,這個和尚叫大顛,是潮陽靈山寺主持。他俗名陳寶通,祖籍河南潁川,大曆年間拜海潮古剎惠照和尚為師,不久與師弟惟儼同遊衡山南嶽,參拜石頭和尚,悟禪機。貞元初年前往龍川羅浮瀑布巖禪居,五年到潮陽,次年建立白雲岩,七年於塔口山麓幽嶺下建立靈山禪院,弘揚曹溪六世禪風,授傳弟子千餘人,自號大顛和尚。他精佛經,勤耕耘,著述甚豐,有《般若菠蘿蜜多心經釋義》和《金剛經釋義》,親手抄寫了《金剛經》1500卷,《法華經》和《雅摩清經》各30部。他近聞當世大儒韓愈諫迎佛骨而被貶刺潮,不想在潮州不期而遇,因自己兩個突出的門前齒,卻惹來刺史的不悅。他回到靈山,二話不說,就進禪房,把門緊閉……

當晚韓愈拜訪當地的賢士趙德,才知道這和尚乃是現任靈山寺主持的中原禪師九祖大顛和尚也!他剛蒞潮時,就耳聞靈山大顛英名,卻不料到是這麼的初見,而初見的結果卻是這麼的不快!

韓愈不敢怠慢,連忙修書,邀大顛前來潮州相見,暢敘一番。但連修書三封,卻不見大顛蹤影。一日,韓愈帶了隨從,直往靈山而來。

韓愈來到靈山,時已正午,山高林靜,小僧引進禪院,大顛離座相迎。大顛見韓大人跋山涉水而來,十分感激,以禮相待。韓愈見大顛為他而凜然去齒,今相見,羞愧、歉意、憐憫之情交織,臉露愧色。寒暄之間,見大顛門牙空洞,口齒露風。不禁連聲說:“大師,久聞英名,相見恨晚,那天初見,有眼不識大師,更使大師動此傷身之舉,甚愧甚愧!”大顛哈哈大笑:“小小牙齒,乃身上俗物,大人無須掛念,噓……”

大顛又道:“近日大人連修書三封,今又不辭辛苦,親臨小寺,乃我寺眾僧的大幸啊!”

於是兩人交談甚密,談古今聖賢,論救世之道,韓愈一住兩晚。當韓愈要離開時,大顛真是依依不捨呢。

時過八月,朝廷下詔召韓愈往袁州任刺史,韓愈又往靈山與大顛作別。

那天,韓愈來到靈山,小僧說師已雲遊去,不知何日才歸。韓愈在寺待了兩天,未見大師歸來,因任期在即,不能久待,便脫下官袍一副,囑小童交給大師,以聊表他思念之意。

韓愈別後不久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異能守者

異能守者

冷夏
遊戲 完結 75萬字
水知道答案

水知道答案

旅遊巴士
遊戲 完結 5萬字
下堂小妾不好惹

下堂小妾不好惹

天淨沙
遊戲 完結 79萬字
迷糊廚娘

迷糊廚娘

保時捷
遊戲 完結 10萬字
星海魔徒

星海魔徒

浪劍飛舟
遊戲 完結 84萬字
鬥戰八荒(策虎)

鬥戰八荒(策虎)

開了
遊戲 完結 10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