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頁 (第3/5頁)
不死奸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代君王打天下,制定規則,第二代君王該做的,是延續這些。很顯然,如果劉循也是狠辣無情的人,並不是那麼適合接管自己留下來的已經算是安定的江山。而現在,劉循絕對不是一味的多愁善感,他懂得用人,他知道誰對他好,他也有理政能力,與自己唯一的區別,是會用一些委婉的手段處理事情,不太喜歡大規模殺戮。而這些。並不與一個治世君王需要的素質牴觸。&ldo;所幸。陛下的第二個兒子。繼承了陛下一樣的血液,如果陛下在周不疑去後,依然不願讓一個算是仁慈的君王接管江山,那還有一個選擇,並不算被不疑逼到了沒有選擇的地步。&rdo;周不疑說完,沉默了一會,仰頭將酒杯中的酒一飲而盡。&ldo;曹沖,我走了。我能為殿下做的,就這麼多,以後殿下,靠你了。&rdo;……&ldo;康兒,你已經十八歲了,武藝軍略政略都不錯,我們對百濟和新羅的全面戰爭就要展開,父皇把你派去協助王越,之後就留在百濟或新羅治理內政,你會願意嗎?&rdo;劉璋拉過劉康的手說道。十年前,劉璋就查出了真相。在案發之前,黃權找到劉康,要他將羊首放到劉循房中,但是劉康藉機,放下了九品中正制的陳群真本。而且劉璋也知道,其實無論黃權叫不叫劉康放那個羊首,劉康早已打算將九品中正制的真本放在劉循那裡,只是沒有一個機會,沒有一個放了真本後,就立刻被查的機會。是黃權給了他這樣一個機會。但是劉璋從來沒對劉康說出來,劉康放下陳群真本,並不算嫁禍,因為這東西不會給劉循帶來罪過,僅僅是讓劉循失去自己的期望。劉璋只是問了劉康一句話:&ldo;你記得在長安危難時,你的哥哥讓你先走的事了嗎?&rdo;劉康當時什麼話也沒說,但是表情告訴劉璋,他記得,而且感激在心,但是他還是要這樣做。劉璋那時候覺得,劉康的為人處事,和自己太像了,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或許就是繼承皇位,可以犧牲一切。從本身來說,劉康看起來確實比劉循優秀。那個時候劉璋下不了決心,不知道劉康和劉循誰更適合繼承自己的位置,但是現在,周不疑給了自己答案。……五年時間,百濟,新羅相繼被征服,倭奴國的徐家,就算不想兌現諾言,被鴉片掏空的國家,也最後被大漢蠶食。二十年後,劉璋對倭奴國第一次重整,倭奴國再不存在,劃分為扶桑州,從大漢派出州刺史,倭奴國的才子也開始往大漢調配,扶桑州和滇州交州等州相比,再也沒有什麼區別。二十年來,孫權還是沒能反攻大漢,但是在夷洲孫權的威脅下,以及與扶桑州的交通開拓中,大漢水軍蓬勃發展,船隻已經具備了遠洋能力。終於,在公元235年,衛溫率水軍遠徵,拿下了夷洲,大漢軍隊登上夷洲。同時因為扶桑州的完全漢化,鴉片輸入已經不合理,金胖子在高句麗的鴉片基地逐步向扶桑州遷移。大規模的航海艦隊向太平洋外圍擴張,當然,所有艦隊都帶上了佛教和道教的聖果。大漢的輝煌在延續,民生持續發展,但是,黃忠,王越,嚴顏等老將相繼隕落,劉璋也已經垂垂老矣。在高高的望星臺上,昔日美麗無雙的黃月英已經滿頭銀髮,但是氣質卻還是一樣的灑脫隨意,比一旁蒼老的劉璋好得多。功臣塔的牌位又添了好多,唯一讓劉璋遺憾的是,周不疑沒有進入功臣塔,或許,後世人永遠不會知道,一個最該進入功臣塔的人,已經代替一個君王,進入歷史奸臣的洪流。聽著劉璋沉重的嘆息,黃月英微微笑了一下:&ldo;夫君,當年周不疑來投效夫君,就從來沒在乎過名利,也不是一個在乎生死的人,夫君其實不必太過傷懷。&rdo;劉璋轉頭看向黃月英,微微一笑:&ldo;月英,你永遠都是這樣,能夠在任何時候,讓我心中覺得舒適,你是怎麼做到的?&rdo;&ldo;哎呀,再不回去,在這吹久了風生了病,蕭皇后玥貴妃可饒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