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旁邊的兩個縣令愣了,種莊稼是為了吃,種草、種樹是讓老百姓吃草吃樹葉?
種地的事情,秦林比這倆人可知道的多了,聞言若有所思的道:「仔兒是想種些能賣錢的東西?」
「是的。」李青文道:「大伯,我在邊城收集了很多種子,別的不知道,有兩種可以在這裡種著試試。」
李青文說的是白刺果和沙棘,白刺果耐旱又喜鹽鹼,果子可以入藥,果核能榨油,它的全身都是寶貝,可以做酒、葉茶,果茶,缺點就是結果有點晚,沙棘跟白刺果差不多,旺果期要短一些。
這倆並不是李青文最在意的,他想種的是能在這裡生長的牧草,種植牧草當年就可以採割,用來餵養豬牛羊,賣掉賺錢一樣可以養家。
李青文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秦林,秦林撫掌喊好,那兩個縣令則一臉的不豫,但他們卻沒有開口。
大梁向來都重農耕,田地就是百姓的命根子,也是江山的根本,把田種草餵牲畜,這樣的事情前所未聞,如果被人告發,他們可能會跟著吃瓜落,不過這事若是知府大人做的決定,那與他們都沒有幹係了。
秦林跟著朱純做了多少年的地方官,很清楚田地意味著什麼,但是他更想要百姓活下去,與其讓田這樣擱置,還不如試試。
但是,種子還在邊城,即便現在就派人去取,來回也要好幾個月,今年已經來不及了。
不過,李青文拉去京城不少種子,從這裡去京城,快馬加鞭的話,倒是可以一試。
秦林說話雖然慢條斯理,但是做事可是絲毫不拖泥帶水,當即就跟李青文回府衙,讓朱純立刻派人去京城。
李青文順便也往京城少了幾封信。
人都走了,朱純細細琢磨李青文的法子,越想越覺得好,黝黑的臉上露出了暢快的笑意。
雖然種子還沒回來,但是李青文要做的事情可不少,跟著秦林走訪各個村子,記錄戶口、人口、歲數、稅賦、秋收以及柴禾、水井等事情,李青文到底沒忍住把自己的錢袋子掏了出來。
在吃水難的村子打井,給窮的叮噹響的人家買雞崽,讓他們好好把雞養大,不管是賣雞還是賣蛋,起碼能貼補家用,還託商隊去外地買枸杞樹苗……
秦林不單把自己的俸祿都用在了貧苦百姓的身上,他每年收到李茂賢送來的東西,也大都賣了銀錢,一樣散了出去,他和朱純一直這般清貧,但是他並不想李青文這般花銀子,這個世道的過苦日子的人太多了,這不過是杯水車薪。
這個道理李青文也明白,他把每筆花銷都記錄下來,只等以後讓朱純給他蓋官印,送到戶部,湊夠數目,換個御筆親書的匾額也好。
李青文知道沒錢的難處,但他並不守財如命,也不喜歡揮霍,吃喝用度普普通通,有田有產業有一大堆金銀財寶,有個能幹的心上人……
就在李青文在幷州忙碌時,邊城向北調兵遣將,一江之隔的羅車國人率先發動了攻擊,他們有最好的船,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活著登岸,一擊之下,死傷無數。
挽著強弓的江淙將這道江河變成了天塹,無數羅車國士兵中箭落水,再也沒有爬上來。
鮮血染紅了江畔,殘陽之下的這片土地不再平靜。
第256章
李青文在幷州東部種草栽樹時, 京城出了一件大事,朝野震盪。
樞密使祝祥被彈劾,這位掌管兵防和戎馬的朝廷重臣, 被列舉了數十罪名, 結黨營私、貪贓枉法,陷害忠良,樁樁都是要掉腦袋的。
因為這事被牽連的官員有上百名之多, 罪臣的家眷更是無數, 刑部大牢一時都裝不下。
祝祥乃三朝元老, 被彈劾後,各種罪狀很快被查證, 這棵參天大樹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