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第1/2頁)
英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青文將頭搖成了撥浪鼓,哀求的看向老爹,道:「我不讀書。」
就算讀書也得讓他歇幾年吧,才高考完,又要掉下更深的坑裡嗎?
李茂賢被他這模樣逗笑了,「仔兒不用害怕,今朝科考停了幾十年,讀書沒有出路,咱家就算有錢也不會逼你讀書,不過字還是要識的,不識字跟睜眼瞎沒甚區別。」
李青文點頭如搗蒜,「字是要識的。」
第21章 都回來啦
地裡的莊稼陸續入了倉,秋收後的第一場雨也下來了。
李青宏半夜起來和爹孃去看了廂房,回來時帶著一身的雨水和寒意,李青文被激了一下,醒了,「三哥?」
「沒事,仔兒,睡吧。」
連續熬了十多天的糖,又馬不停蹄的做了幾百斤沙琪瑪,換回來半袋子銅板,李青文才安心的睡下。
清晨時雨小了,涼嗖嗖的風颳進來,李青文在被窩裡團成一個球。
外頭好像來人了,陳氏激動的聲音傳進來,「順子,你們回來了,我家老大呢?」
「嬸子,青瑞哥在我們後頭呢,比我們晚一步回來,他怕你們著急,特意讓我先回來知會一聲……」
李青風原本也在炕上賴著,聽到動靜,嗖的爬起來,趿著鞋就往外跑。
李青宏遞過衣服,李青文穿好立刻起身,東屋坐著一個衣服被打濕的漢子,正在同陳氏說話,「茂群叔病了,不能趕路,青瑞哥他們幾個在後頭照顧著,怕是會晚回來幾天……」
「茂群病的厲害嗎?」聽說兒子沒事,陳氏心中大定,道:「你們這半年可還順利,沒出什麼事吧?」
「得了痢病,上吐下瀉,聽大夫說要歇養幾天,沒什麼大礙……挖泥是挺累的,我們一大幫子人在一堆,相互幫扶,倒是挺順利的。」
李青順是族長家的孫子,也去府城挖泥,今天一早他們回到縣城,才到家報了平安,滿心都是家裡的老小,告訴完信兒,立刻就回家了。
姜氏歡喜的團團轉,李正亮剛開始挺高興,後來想到爹爹那蒲扇大的巴掌落到屁股的滋味,嘴巴癟了又癟。
出去了大半年的一群人平安回來,村子裡登時熱鬧起來,大家聚在族長家裡,說在府城幹活和路上的事情。
今年不旱不澇,算是不大不小的豐收年,村裡的年輕人又毫髮無損的回來,可以算的上是雙喜臨門,就連平時肅著臉的長輩也難得露出了些笑容。
才高興沒幾天,縣衙裡就來人了,宣佈今年的秋差錢每家每戶五十文,限三天內交齊。
一下漲了這麼多,鄉鄰村民們譁然,有的控訴衙門吃人不吐骨頭,有的大罵貪官,但不管怎麼發狠跺腳,都得趕緊湊錢,若是超過了期限,怕不是會被抓走,關押,打板子。
李茂賢早就跟族長和裡長商量過了,把這些天用高粱糖稀做的吃食賣掉的錢拿出來,跟村子裡人說,有願意用明年一畝甜高粱秸稈換的,便用這錢抵今年的稅。
村裡人親眼看到了做糖稀,知道一畝秸稈能出不少糖,對於糖稀價值幾許,每個人計較不同。
有的人覺得這交換可行,畢竟從前這秸稈只能燒火,能換五十文求之不得,有的覺得不合適,認為自己榨糖能賣的更多些。
李茂賢始終什麼都沒說,全憑村裡人自願。
家裡實在拿不出稅錢的大都同意了,手頭稍微有點錢的,都自己交了錢。
這三天,各個村子都很鬧騰,最後湊齊的錢一文不少的交了上去,如果不是被逼到死路,誰也不想跟官府作對。
秋收後人們終於得了閒,村裡走親戚,回孃家的人格外多,高粱糖稀的事情很快傳到了別的村子,李青文家每天都會迎來許多客人,門檻幾乎都被踏平了,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