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飯大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列車一聲長笛,緩緩停靠在塘沽站,告別了魏車長和張大鵬、王長喜,四個人各自拎著提包出了塘沽站。
四十分鐘後,四個人到達了塘沽市局。
在門口辦了手續,不一會兒,一個身穿警服的年輕人快步走了出來,熱情地和丁軍等人握手,隨後將幾個人引進了接待室。
接待室。
“丁隊長,我叫李大軍,上級讓我協助你們工作。你們這一次過來,主要是查什麼案子?有什麼需要儘管提,我幫你們協調。”年輕公安李大軍笑著說道。
“主要是來抓一個人。”丁軍說道。
“有線索嗎?”李大軍又問道。
“這個人名字叫做郝鵬,外號瘦猴,有一個姑媽叫李鳳琴,在咱們塘沽住。”
“您是說瘦猴郝鵬很有可能逃竄到塘沽,來投奔他的姑媽了?”李大軍說道。
“所以還得請咱們戶籍科的同志們多多幫忙,找到李鳳琴的住址。”
李大軍雖然臉上為難,但是仍然點了點頭說道:“線索少了點,我估摸著整個塘沽,叫李鳳琴的女人應該不會少。”
“這個李鳳琴是在某個供銷社或者百貨商店裡的手絹組上班,但是具體哪一個就不知道了。”丁軍又連忙補充道。
“這就好辦多了!”李大軍站了起來接著說道:“你們先休息一會兒,我這就到戶籍科去查,有了訊息,第一時間給各位彙報。”
李建軍也站了起來說道:“你叫李大軍,我叫李建軍,咱們倆就跟親兄弟一樣,千萬別客氣,我和你一起去查。”
李大軍笑了一下,和李建軍一起出了門。
楊為民知道兩個人去查詢戶籍,在沒有電腦的年代,估計快不了。
雖然有線索,而且線索看上去也很明顯,但是在那個時候,也無異於大海撈針。
要知道這可沒有搜尋引擎,而是一張張卡片找尋,這可是沒有絲毫取巧的笨功夫。
要不然怎們說公安難幹呢?為了破案,什麼工作都得做。
果不其然,一連等了三個小時,李大軍和李建軍“兄弟倆”這才回來。
並不是找到線索了,而是到了晚上,該吃飯了。
“咱們能不能先不吃飯?加個班把這個李鳳琴找出來,然後我們請戶籍科的同志吃頓便飯?”丁軍也很不好意思,眼看這就要下班了,這話多少有些說不出口。
李大軍哈哈笑了一下說道:“丁隊長這個您放心,我就是怕餓著咱們外地來的同志。”
“沒問題,我們出來執行任務,吃點苦應該的,這不是還得勞煩塘沽這邊的同志跟著我們加班嗎。”丁軍連忙客氣地說道。
“瞧您這話說的,天下公安一家人!咱們先吃飯,就在咱們食堂吃,吃完接著找,不找出這個李鳳琴,我們絕不下班!”李大軍豪爽地說道。
“那就太謝謝塘沽的同志了!”丁軍連聲道謝。
晚飯很簡單,炒土豆絲,小米稀飯和饅頭。
幾個人也無心吃飯,匆匆幾口扒完了飯,李建軍又拉著“親弟弟”李大軍直奔戶籍科。
功夫不負苦心人,晚上八點,終於找到了李鳳琴的資料。
塘沽全市共有十七個名叫李鳳琴的適齡女人,其中在供銷社和百貨商店手絹組的有兩個,我們姑且將這兩位李鳳琴稱之為甲和乙。
李鳳琴甲,49歲,塘沽百貨大樓手絹組營業員,家住解放路114號。
李鳳琴乙,50歲,塘沽友愛路供銷社手絹組副組長,家住友愛路紅心機械廠家屬院。
“這個李鳳琴都五十歲了,怎麼還沒有退休啊。”丁軍拿著檔案一愣問道。
“下個月退,現在還在崗。”李大軍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