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青銅聖鬥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實話,巴倫已經越來越理解為什麼他前世的時候那個疑惑的原因了——為什麼歐洲那些國家,英倫、法國、德國……最後會這麼爛?特別是英倫,首相一個個的換,所有的政策都不知所謂,完全就是躺平任嘲的狀態了……
現實是,整個歐洲都越來越有一種趨勢,就是它們患上了嚴重的“道德病”。
嗯,坐在幾個世紀以來被他們透過掠奪、奴役獲取的也由累累白骨鋪就的財富王座上,對其他人進行道德評判。
美利堅也動輒就以“文明”、“價值觀”這些東西來說事,但問題就在於,美利堅這麼做是為了利益,只要利益足夠,即便是茅利塔尼亞(唯一還存在奴隸制的國家),也能夠成為他們最親密的夥伴……
而同美利堅相比,歐洲的許多國家不管是政府還是民眾,就真有點像是“傻白甜”了,他們是真能因為所謂的“價值觀”來損害自己的利益的……
現在即便是巴倫希望增加英倫製造業的規模,也需要面臨許多的難題。
雖然說英倫對工人更完善的福利制度會增加產業工人的薪酬支出,但這還並不是最大的困難——要知道德國的汽車工人薪水可以說是全球最高的,但德國的汽車產業,至少在當下依然是非常強勁的。
事實上,即便是工人的薪酬高一些,在汽車這種產品中成本的佔比也並不算太高,更重要的,還是產業鏈的完善。
因為之前英倫的汽車產業大都已經被海外資本所收購,這就造成了包括勞斯萊斯、賓利、mini這些英倫的品牌,它們的許多配件已經嚴重的依賴外部供給。
想要逐步完善英倫的汽車產業鏈,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就比如說英倫汽車集團在電動轎車方面有所突破,但他們想要擴大在英倫的電池生產基地,也面臨諸多的困難,包括當地民眾的抗議,以及英倫相關部門的環保審查。
這就導致了他們目前只能為其中高階的產品提供自產的電池,而這一部分電池的產能還有所不足,其餘的電池產品,只能夠依靠從合作廠商,比如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來獲取。
其餘的許多汽車元部件,也需要從歐洲其他的國家進口。
這就造成了英倫汽車集團只能夠將他們利潤比較高的高階車型的製造放在英倫的本土,競爭更為激烈的中端車型,比如路虎和捷豹的大部分車型,都需要在海外建廠進行製造。
面對華夏更加低廉的用工成本以及越來越完善的相關產業鏈,英倫本土的這些中低端產品,根本完全沒法進行競爭。
“接下來我們會盡量的保持在英倫本土的高階車型的製造規模,事實上,目前綜合來說,最適合建造新生產工廠的就是華夏了,但有一個問題,就是按照當地的政策,只允許同其本土的合資廠商在那裡建廠……”
聽到範達爾·豪克的抱怨,巴倫笑著說道:
“我們可以嘗試同他們去談,如果將我們電動車的超級工廠建在華夏,是不是能夠獲得獨資的資格。”
巴倫知道,原時空第一個以獨資的身份在華夏建廠的車企,是特斯拉,在那之後,華夏就出臺了新的規定,新能源車企允許獨資在華夏建廠。
雖然說特斯拉也是在四年之後才獲准在魔都建廠的,但在此之前,雙方就已經就此開始了多次的談判。
巴倫準備過一陣去到美利堅的時候探一下馬斯克的口風,到時候可以由特斯拉同英倫汽車集團一起去同魔都方面進行相關的談判,到時候兩家此時全球銷售最好的電動轎車品牌落戶魔都的誘惑下,很可能能夠提前解除這方面的限制。
“除此之外,我們也在考察科洛,評判在當地建設一家電池生產工廠的可行性。”
做出這樣的選擇,除了科洛同巴倫的利益聯結比較緊密,並且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