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銅柱 石門】《周地圖記》曰:江中有銅柱灘。又曰:均提東十三里,至石門東,有石鼓。
【清檯 神窟】《史記》曰:陵邑寡婦清,其先得丹穴,家富不訾。清能守其業。秦始皇以為貞婦,為築女懷清檯。《益州記》曰:黃葛峽有相思崖,芳泉周灌,俗謂之神窟。已上涪州。
【牂牁 桂浦】漢武帝平南夷,置牂牁郡。又曰:牂牁郡有桂浦關。
【天井 石關】《華陽國志》曰:牂牁郡,上當天井,故多雨潦。又曰:且蘭縣西南有地,名石潼關。已上牂州。
§箴
【□□《潤州箴》】洋洋潤州,江川秀遠;蔣廟鐘山,孫陵曲衍。江寧之邑,楚曰金陵;吳晉梁宋,六代都興。
○嶺南道第十一
§敘事
嶺南道者,禹貢揚州之南境。其地皆粵之分,(《地理志》雲:今蒼梧、蔚林、合浦、交趾、九真、日本、南海皆粵分。)自嶺而南至海,盡其地。(廣州故南海郡,秦末南海尉趙佗王有其地。)
§事對
【蒲澗 蘭湖】《南越志》曰:熙安縣東北有昌蒲澗。鹹安中,姚成甫嘗澗側遇一丈夫,曰:“此昌蒲,安期先生所餌,可以忘老。”又曰:番禺北有芝蘭湖,並注西海。
【貪泉 湞水】《晉中興書》曰:舊雲往廣州飲貪泉,失廉潔之性。吳隱之為刺史,自酌貪泉飲之,題石門為詩曰:石門有貪泉,一飲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漢書》曰:樓船將軍楊僕出豫章,下湞水。
【二山 八桂】《南越志》曰:番禺縣有番禺二山,因以為名。《山海經》曰:桂林有八樹,在番禺東。已上廣州。
【潮穴 泉山】《潮州記》曰:斯溪西通淮水,其穴若井。或枯涸彌年,或一日十盈十竭,若潮水焉。又曰:泉山有峭壁高竦,連阜湎屬,石泉懸注,瀑布飛流。已上連州。
【錢石 玉山】《湘州記》曰:曲江縣東有泉石山,其狀四方若臺榭。其南有石,三面壁峭。其上有錢,故謂之錢石。又曰:曲江縣東有玉山,卉木滋茂,泉石澄澗。相傳雲昔有人採玉處。
【石臺 銀甕】《始興記》曰:勞口東岸有石,四方而高,可百餘仞,其狀若臺。又曰:林水源出磐石上。羅列十甕,皆蓋以青盆,中悉銀鉼。有人遇之,得開觀而不可取。取輒失路,迷悶欲死。已上韶州。
【龍川 牛嶺】《漢書》曰:龍川縣屬南海郡。《南越志》曰:羅浮山有石樓,右帶牛嶺山,左據龍尾。已上循州。
【文貝 錦蛇】《南越志》曰:潮陽南有小水,注海濱,帶層山。其中多文貝,可以解毒。《輿地志》曰:龍溪謂之盤龍,蛇青黑色,赤帶錦文,隨瀆瀵水而入於海。有毒,傷人輒死。已上潮州。
【素女 青牛】《發矇記》曰:侯官謝端,曾於海中得一大螺。中有美女,雲:“我天漢中白水素女。天矜卿貧,令我為卿妻。”《南越志》:綏安縣北有連山,昔越王建德伐木為船,其大千石,以童男女三千人牽之。既而人船俱墜於潭。時聞附船有唱喚督進之聲,往往有青牛馳回與船俱,蓋神靈之至。
【靈江 神草】《輿地志》雲:從餘姚至海三十里,過溫麻江,有一江名靈江。《道書》雲:霍山上有神草三十四種。已上泉州。
【建安 將樂】《吳志》雲:永安三年,以會稽南郡為建安郡。《吳錄》雲:將樂縣屬建安郡。已上建州。
【石室 嵩臺】《南越志》曰:高安石室,自生風峒,南北二門,狀若人功,意者以為仙都。又曰:高要有竦石,廣六十餘丈,高二百許仞,土人謂之嵩臺。已上端州。
【端石 岑珠】《吳錄》曰:端溪有端山,山有五色石,石上多香水。《南越志》曰:端溪俚人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