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無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059章恢宏壯觀
後來,母親說,叔叔是小的,他的兩個孩子也是小的,就算是叔叔不過來吧,他的兩個孩子總應該過來拜年吧。憑什麼他們的孩子不來,我們家兩個比他家大的孩子反而要去給他們拜年呢?對叔叔的諸多做法,父親本就有些看過不,加之母親的說辭也算是合情合理。此後,在父親的授意下,本是兄弟的兩家才算是徹底斷絕了來往。因為,在這之後的春節,我和姐姐就再也沒到叔叔家拜過年。
父親跟叔叔的關係徹底鬧僵了。就他們倆的倔強脾氣,那是誰勸也沒用。更何況,由於人丁不旺,父親和叔叔的年紀雖然算不上大,但輩分卻高。聽得不順耳了,脾氣暴躁的他們可不會給勸說的人什麼好臉色。時間久了,就不再有人願意多我們家的事了。陰險狡詐的,則等著看我們家族內鬥的笑話。
至於我們家的高輩分,可能大家很難有什麼感謝認識。下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想必大家就能明白了。重視親情和孝道的父親,在其一生所操辦的眾多大事之中,對其中一件可以說是印象最為深刻。反正,我就不止一次地聽父親提到過,當然話語中多少有些驕傲的意味。
她,是我的太太,也就是我父親的奶奶。雖然我從小就沒有奶奶,但我記憶中卻有太太的影子。也許,她是我們這個家庭中最最高壽的人。如果算虛歲的話,那麼我的這個太太可是活到了百歲高齡的壽星。
農村給老人做壽,有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就是&ldo;賀九不賀十&rdo;。其實這種想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年紀大了,由於生理機能的衰退,能夠活多久本就是一件非常難以確定的事情。倘若說一定要像年輕人那樣非得要到&ldo;整六十&rdo;&ldo;整七十&rdo;&ldo;整八十&rdo;……的時候才去慶祝,那麼很有可能就永遠也等不到慶祝的那一天了。
在家族歷史上最最高壽的那個父親的奶奶的&ldo;九十九&rdo;歲大壽即將來臨之際,無論直系還是旁系的本族之人就開始活絡了開來,大家紛紛表示要給老人一個盛大的壽宴。當時,父親正處在事業的鼎盛時期,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ldo;不差錢&rdo;,因此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這樣的壽宴雖然只侷限在本族之內,但直系旁系的加起來,也有很多人。就直系而言,我、姐姐還有剛出世不久的堂弟已經算是第四代了。但即便是還在襁褓中的堂弟在本家族之中,也有不少人得稱其為爺爺。一撥又一撥後輩子嗣的跪拜(傳統的拜壽儀式)給老人帶來了巨大的刺激。
所謂大喜大悲。在喜氣洋洋的盛大壽宴後不久,我太太就由於刺激過度而過世了。太太不僅是全村年齡最長的,同時也是輩分最高的。因此,太太過世之後的白事場面就顯得更為恢弘壯觀。能夠引動全村的白事,在我們當地恐怕也算是空前絕後的了。
百歲老人的過世,按照傳統,是要將之當成喜事來辦的。當然這裡的&ldo;喜&rdo;,是指的心態。農村裡的人覺得,百(高壽)老歸天,不但不需要悲傷,還應該高興。除了心態上的&ldo;喜氣&rdo;之外,其他一切流程都是按照白事來操辦的。
給我印象最深刻要算是孝衣的準備了。太太的兒子輩,也就是所謂的孝子們(我的爺爺們),是需要披麻戴孝的;孫子輩,就輪到父親了,只需要戴一頂白帽就可以了;從孫輩,也就我這一輩,需要戴紅帽;再晚一輩的,得戴綠帽。麻煩就麻煩在還有更晚輩份的(別忘了,還有叫我爺爺的),他們應該戴什麼顏色的帽子呢?沒人知道。因為即便是資歷最深的老人,也從沒經歷過這樣的場面。最終父親說了,更晚、更更晚……的,就統一戴綠帽。
按照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