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無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048章糊狀食物
父親的食譜並非一成不變。從最初的湯汁類,變成了現在的糊狀類。具體記不清是什麼時候了,大概是手術後七八天左右的樣子吧,早上查房的主治醫師,依舊面帶微笑地說道:&ldo;從今天開始,注射的食物可以適當加厚了!&rdo;
&ldo;哦,&rdo;我應了一句,然後就疑惑地問,&ldo;請問,某某主任,不知道,如何厚法?&rdo;
&ldo;豆漿機知道吧?&rdo;主治醫師反問道。
&ldo;知道!&rdo;我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回答了。
&ldo;就跟打豆漿一樣,將食物打碎成糊狀。只要別厚到無法用針筒注射就行。&rdo;主治醫師耐心地講解著。
我非常配合地點了點頭。
主治醫師見狀,就接著說道:&ldo;剛開始可以只用大米,適當加些黑米、玉米仁等一起攪拌。如果注射之後,沒有什麼不良反應,那麼之後還可以再新增一些綠色蔬菜、水果之類的。再之後,還可以加些肉絲、魚肉之類的。如果要新增魚肉,那麼最好先將魚煮熟,然後取肚皮上魚刺較少的魚肉,一定要確保將所有魚刺都剔除乾淨之後,再加入到裡面一起攪拌。反正,不管放什麼,都要儘量打得碎一點。這樣,一方面便於注射,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消化吸收。從現在開始,一次注射兩針筒,注射的速度不變。也正是因為注射的量變多了,注射食物的質量也提高了,所以今後只需要兩小時注射一次就行了。都聽清楚了沒有?&rdo;
&ldo;清楚了!&rdo;我非常肯定地回答,&ldo;謝謝!&rdo;這是發自肺腑的感謝。跟南邊床上的主治醫師相比,我們的明顯更加細心。我知道,在主治醫師的精心指導之下,父親必然會以更快的速度恢復起來。
待主治醫師離去,父親又一次不遺餘力地誇讚起自己的主治醫師來。對此,南邊床上的可不僅僅是認同,更多的應該是羨慕。
由於南邊床上主治醫師對於打食的事宜幾乎沒怎麼解釋,因此最初的時候小夥子和他母親根本就是不知所措的。而也正是因為他們沒怎麼打食,所以才會出現後來透過外力補鈉的事件。其實,他們的主治醫師可不僅僅是補鈉,用主治醫師的話來說,就是你們反正也不打食,那就只好靠我了。也就在補鈉的那天,這位主治醫師將營養液從一瓶增加到了兩瓶。沒有營養,哪能很快地恢復呢?用主治醫師的話說,我這可全是為了你們好啊!
原先一瓶營養液的時候,幾乎都要輸一整天,現在陡然增加到了兩瓶,想要在同樣的時間內掛完,那就只有&ldo;增加輸入速度&rdo;這個唯一的辦法了。不要忘了,當時雖是晚春,但氣候還是有些偏涼。輸液瓶中的營養液那可是冰涼冰涼的!跟普通人的正常吃飯可不一樣,這些營養液沒有經過口腔的咀嚼及暖暖,而是直接地透過鼻腔中的營養管進入到了小腸之內(據說是通到小腸的,當然至於到底是小腸還是胃,一直到現在我也沒能弄清楚)。緩緩地、小量的,也許人體還能承受。但現在輸入的速度一下子快了一倍,大量的冰涼的液體洶湧而入,久而久之,本就身體虛弱的剛剛開過刀的病人又如何能夠承受得了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小夥子的父親當晚就呼喊肚子痛。沒多長時間,就開始拉起肚子來。拉肚子唯一的好處也許就是證明病人的腸胃已通了吧。其它的,就只有無盡的痛苦了。病人痛苦了,本就渾身疼痛的小夥子的父親,再被&ldo;不爭氣&rdo;的肚子一折騰,幾乎即刻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病人家屬痛苦了,剛從重症監護室出來沒多長時間,小夥子父親的身上不僅滿是管子,而且還不能下床走動,因此拉也只能在病床上拉,大家可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