絡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婆子眼淚直接落了下來,常喜樂自打得知自己無法科考就一直食慾不振,被退婚之後更是不喜進食,都是硬生生灌才不至於餓死。若是吃多了還會吐,這才使得這麼短時間瘦得這般厲害,如今竟是主動叫吃的了,是不是病就能好了?!
王氏連忙道:&ldo;娘,您在這照看小叔,我這就去張羅。&rdo;
說著風風火火的出了門,大家一聽常喜樂竟是主動要吃的,心底都舒了一口氣。想要吃東西,這說明病就好一大半了!
因是多日未正常飲食,王氏端來的是養胃的小米粥,常喜樂喝下一碗這才真切的覺得自己活了過來。身上雖然還是很重,手腳不太聽使喚,但是比上輩子他在最後時光時,躺在病床上要死不活的模樣還是強了不少。
常喜樂在床上躺了三天,這才能勉強下地,走了幾步就覺得有點暈乎,這身體實在太差了,得慢慢養回來。
杏兒見他臉色發白連忙上前攙扶,&ldo;小叔,你坐這。&rdo;
常喜樂不敢逞能,在杏兒和楊子兩孩子的幫忙下,在牆角糙墩子上坐了下來。雖已經入夏,卻並未開始炎熱,陽光灑在常喜樂身上讓他覺得很舒服。只是糙墩子有點矮,曲著腿總有些不習慣。依照本尊的記憶,這個世界還沒有椅子,只有鄉下人喜歡用稻糙紮成墩子就座,城裡人都是跪坐的。
杏兒是常家三房次子常喜盛的女兒,楊子大名叫常成楊則是老大家的小兒子,前者六歲後者才剛五歲。因為小所以被留下來照顧常喜樂,其他稍微大點的都去地裡幫忙幹活了,更小的則被自己娘用背帶背在背上下地去了。
常家三房有四子一女,常喜樂是最小的,上頭的姐姐已經外嫁,而孫子輩目前正好三男三女。最大的九歲,最小的不到一歲。除了外嫁女,上下一共十五口人。
這世不僅是桃源村,所有的農戶都是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為生產力低下,一年到頭的忙碌也只能勉強混個溫飽,一旦遇到災年或者戰爭,活下去都成了奢望。
常喜樂雖然繼承了前身的記憶,可本尊的記憶貧瘠得厲害,全都是如何用功讀書,對外界事物懵懵懂懂。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等他身體恢復慢慢了解就是。言行裡有什麼不同也不用愁,大家都只會以為他是從城裡學的。桃源村的人,大部分人都沒有出過村,對外界只怕比他這個外來戶還知道的少。所以他的口音等問題,壓根沒人懷疑什麼,都自動解釋是外頭學的。
常喜樂環視一圈,打量這個家。
常家的格局是北邊一間大屋子,東西各一間小屋子,南邊用籬笆圍起來開個門進出,格局和四合院差不多。中間空地很寬敞,地面被壓得十分平實。東邊小屋子是專門給常喜樂建的,一個人獨住一個屋子,以便他有個安靜的環境來讀書,和大屋子一樣都是泥巴瓦房。雖然對於常喜樂來說房屋建造得十分簡陋,可寬敞明亮,收拾得也很乾淨整齊。而西邊的屋子是廚房,則是相對簡陋的泥巴茅糙房。
大屋子非常的寬敞,土地上一米左右都是用石頭砌的,上面則是夯土牆,想要進屋還得走石頭做的樓梯。大門是兩扇厚重的木門,門外左右兩邊是個長方形的小木墩,要過門還得跨過腳肚子高的門檻。
大屋子建得非常高,中間還用木板隔開,分成上下兩層。下層分為一間堂屋和四間小屋子,北邊兩間,東西各一間。堂屋很寬敞,並不僅僅為了招待客人,收回來的穀子等也是堆積在這裡,還有腳踏舂米器等等,都是堆放在這裡,甚至現在還拿來養蠶,還沒進屋就聞到一股蠶特有的臭味。
二樓也是差不多格局,分了四間房屋,是給可以獨自睡覺的孩子們住的。公共區域也是用來當倉庫用,還放了兩口棺材。是常老三當初早早為自己和自個老伴備下的,這是當地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