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我們終將老去(上) (第2/2頁)
天河戀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英國留學滿半年的賀曉音。
……
之後的跨年晚會按照計劃,雖然以楊振寧、王選為代表的一部分年齡較大的與會者有些困惑,而伊馮娜·喬伊斯·弗萊徹為代表的、一些沒聽過國際歌的與會者則對經過夏希羽修改的全新旋律感到耳目一新——後者知道了這首歌的來歷後,對這首歌的曲子可以被改編成這副模樣感到詫異。
在開場致辭結束後的整場晚會期間,夏希羽本人承擔了半數以上節目的表演——因為節目單上的幾乎節目是他自己設計的。
這些節目中,不論是日語首發新歌《千本櫻》、中埃及語首發新歌《我即是我》,還是已經被夏希羽當做“老歌”的西班牙語原創歌曲《Sofia》,無一例外的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夏希羽那未曾設想、與眾不同的風采。
對現場大多數的、瞭解希羽組研究所實際情況的人來說,除了相對無聊的微羽集團1983年度新產品內部總結會以頭戴衣架的馮琪諾緩緩走下臺為收尾之外,其他節目都獲得了超出預期的良好反響。
而在王選和楊振寧來說,每一個節目都或多或少地讓他們感到了驚喜。
即使是多人表演的、分別用時12分鐘和20分鐘的科普小品《學術論文投稿怪談》、科普小品《蘇聯的“880先生”傳奇》,也能夠讓在場的與會者大開眼界——甚至連跟著法國駐滬總領事克洛伊臨時找來的錄影師都因為看得入迷而差點忘了更換膠捲,以至於臨時負責錄影的方謙不得不輕輕地踹對方一腳。
這兩個節目的最高光時刻在於:在科普小品中扮演巴拉諾夫的夏希羽真的能解釋清楚表演中出現的、由巴拉諾夫本人發明的兩項發明:土豆聯合篩選機、一種新型的玻璃容器收納箱。
而高光之處中最讓所有人感到詫異的是:夏希羽真的為了表演而在表演的第6分鐘左右時,對著自己貼在黑板上的一張土豆篩選機圖紙進行簡單易懂的講解,並在表演的第9分鐘搬上了一個裝滿玻璃瓶的新型收納箱。
讓夏希羽倍感意外的是,不論是楊振寧、王選、弗朗索瓦及其博士生海因裡希這四位科研訪客,還是克洛伊、西園寺綾音這兩位前來捧場的外交訪客,又或者是在研究所內讀書的研究生們,都無一例外地覺得這些節目非常有趣。
由於整場晚會是分兩個機位使用彩色膠捲全程錄影的,因此這些將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出現在電視等媒介之中。
當1984年1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的鐘聲響起時,完成報時的秦若華和項天微兩人走下講臺,帶領在場所有人演唱中文版《飛翔之夢》一遍後,希羽組研究所1984年新年晚會正式宣告結束。
此時,希羽組內所有“自己人”們都不約而同地閉上雙眼,在意識通訊和灰風通訊頻道里達成了一個共識——
我們終將老去,但我們在剩餘的時間裡,試探出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的決心不曾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