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戀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某個無雲的清晨時分
我站在剛對我們開放的塔上俯瞰這座現代化巨城
彷彿無盡寬廣
而當我在幾乎同一時分走入弄堂時
我能清晰地看到
有斑駁的光束從一座座石庫門中的磚石之間瀰漫出來
此刻的整座城市彷彿光鑄
這就是魔都
九十年代初的魔都
一座希望之城
——東海明珠電視塔的訪客牆,某外籍遊客留言(原文為英語,此為翻譯)】
1980年1月2日,凌晨時分。
忽然被驚醒的夏希羽忽然發現了一個嚴重問題——
當晚從交大的其他同學那裡打聽到:推遲到1月1日下午的、明應教授的講座因為自己的身體原因(中午因為嘔吐而直接回房)而錯過了。他不知道該如何向把明應教授推薦給自己的老師交代。
想了好幾分鐘依舊沒想好改如何措辭的夏希羽只能悶頭就睡。
中午,魔都交大某食堂。
夏希羽不得不從寢室裡拿著自備的餐具前往食堂,因此路上免不了和其他同校男生的交談。
由於夏希羽的宿舍是和另外六位同學合住的,其中有兩位持有每月9元左右的甲級補助,因此寢室中最有錢以至於能穿上混絲衣物的魔都本地人夏希羽、兩位有著甲級補助的同學、另外四位普通同學這三批人之間的伙食差距十分巨大。
夏希羽為了完成改善民族精神補正的條件,在幾經思索後,不得不增加開支到每餐0.3-0.35元華夏幣,而最低的兩位同學則僅僅是夏希羽開支的四成,其他人也都不超過0.2華夏幣。
至於什麼時候能等到最接近夏希羽所熟悉的食物?
夏希羽\/劉初夏熟悉的舊世界歷史中,下一個這方面的轉折點是——1987年魔都交大徐匯校區的教師活動中心麵包房出現——此麵包房裝置為櫻國家家喜亭株式會社的會長本人贈送,因此校方再確認了他們在全國範圍內都沒有這樣的先例後,最終敲定它的名字就叫做“家家喜”麵包房。
據說那裡的麵包起層鬆軟,不掉屑——即使是和當時華夏的航空食品相比也要好得多(後者經常掉渣,而且其他方面也有嚴重缺陷,不符合國際標準)。
1987年……
七年之後,自己會在哪漂泊都還不知道呢,自然指望不上外國友人的無償捐贈。
除此之外,同樣讓夏希羽感到難受的是——
沒有紙巾、皺紋紙、捲紙,因此也沒有合適的廁紙。
報紙對於前世身為00後的夏希羽\/劉初夏來說……大可不必。
擦汗只能用手絹,於1994年才進入華夏的金佰利牌紙巾在1980年是根本沒有的,其他外國品牌基本想都別想。
醫用酒精也不存在於視野裡,酒精凝膠?
抱歉,活在夢裡!
有關的裝置和化工原料不可能用在這些方面——
目前看來,這個在魔都提前出現了初代泡麵但還沒有肥宅快樂水的位面看起來也同樣如此?
初步結論是:同樣如此。
上完廁所,吃完午餐後,夏希羽頓時有了回到原位面的想法——雖然他知道這不現實。
然而,當他把清洗完畢的餐具放回宿舍,準備提前前往教室準備上下午的課(夏希羽拒絕和室友同住,至少在民族精神得到改善前拒絕同住,甚至有意減少同處時間)時,他被突然出現在自己寢室門口不到一米、正在大吵大鬧的小花貓弄得心煩意亂——
“哪個寢室的貓?讓不讓人活了?”
全身灰黑的小貓立刻衝向樓下。
半分鐘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