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第1/2頁)
許福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南疆的群眾不都和霍集佔一樣。清朝軍隊討伐和卓兄弟,很多群眾都支援,而且支援的人還很是不少,各個民族的人都有,也有上層的一些人。比如說,霍集佔從庫車漏網之後,逃到阿克蘇,阿克蘇的老百姓就閉城不出,城裡還向霍集佔放槍,打死他十多個人。後來大小和卓在阿克蘇的頭目毛拉阿舒爾等人,還向清朝呈遞表文,要求投降清朝。和卓剛起事的時候,連他們的同族長輩額色伊都站出來,攔住他的馬頭,不贊成他們和清軍作對,不贊成他們搞獨立。博羅尼都不聽勸,那個額色伊只好從隊伍上把自己的兩個兒子拉回去了。到和卓兄弟滅亡之前,這種情況更是明顯。起先跟著他們跑的很多維吾爾人,都覺悟過來了,幾千人、幾千人地投降清軍。霍集佔殺死很多投降者,有好幾千人吧,也止不住群眾要投降,投降清朝的人反而更多,根本就擋不住。我看最能說明群眾力量的,是柯爾克孜人。南疆的柯爾克孜人,在史書上稱為西布魯特,他們有十五部二十多萬人哪。他們一貫支援清朝,組織襲擊博羅尼都的後方。後來他們也給兆惠將軍遞了表文,要求歸順清朝。和卓兄弟最後也死在巴達克山的群眾手裡,不是清朝軍隊打死的。素勒坦沙就跟博羅尼都、霍集佔交戰多次嘛。總的講,群眾是很有力量的。漢族同志有句話講,老百姓好比水嘛,水能把你的船抬起來,水也能把你的船弄翻了,就是這個道理吧。清朝統一新疆,那的確是大勢所趨,得了民心,順了民意。搞分裂,搞獨立,跟群眾心意不是一樣,就必然沒有前途,自古以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嘛!
引子(2)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要注意,和卓兄弟內部也很不一致。最初的時候,大和卓博羅尼都就不太願意鬧,是小和卓霍集佔硬逼著他搞。結果搞起來了,就只有幹下去了。但是這個中間,大和卓博羅尼都動搖了好幾次。在黑水營的時候,是1758年的11月份吧,清朝軍隊攻得很猛,博羅尼都就曾經派人講和,清朝軍隊拒絕了他,不跟他談。還有一次,大和卓博羅尼都在葉爾羌受了傷,逃回喀什噶爾之後,也曾經提議向清軍投降。小和卓霍集佔不同意。他四處派人聯絡逃命,死也不投降。霍集佔這個人,一條道走到黑,平常就是那個樣,專橫得很,說啥就是啥,別人沒的商量。他壓根兒不是真正的穆斯林,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亡命徒。他為啥要搞獨立?要享受嘛!獨立了他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嘛!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嘛。這也看出一個規律,凡是想分裂祖國、搞獨立的那些人,都是亡命徒,都是野心很大的。他們說是穆斯林,其實只想著個人享受,動不動就殺人。哪一次戰亂不是要死很多人?……真正的穆斯林不會走那條道。
三清朝統一新疆的歷史過程,是部好教材。博羅尼都和霍集佔這兩個人很有意思,他們身上有很多東西可以思考。我的祖先鄂對伯克和熱依姆,在這段歷史中犧牲很大,但是他們堅持到底,站到清朝大軍這邊。他們有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國家要統一,不能分裂;邊疆不能亂,要穩定;一定要跟著中央政府走,群眾才有安定幸福的生活。他們這些想法,一直傳下來。我們祖先的第二代、第三代……以後每一代,都是這個意見,主張安定團結,反對動亂,一代一代都講這個。到我出生後,我所看到的、聽到的,都是這個樣子的。這些情況後面我可以慢慢講。
趙東來密奏(1)
差不多在達吾提&iddot;買合蘇提祖先鄂對一家的悲劇趨於頂峰的前夕,乾隆皇帝弘曆最不合時宜的一次南巡又動身了。
這次南巡據說是兩江總督伊繼善搞的鬼把戲。此公為了投皇上所好,假惺惺地代表民意邀請皇帝。理由冠冕堂皇,說是江南河防託了皇帝的洪福,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