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白了。」顧浩的眼睛亮了起來,「陳老師,如果我要去那個調蓄池,從哪個位置下井比較方便?」
陳老師湊向圖紙,一邊用手指在那些標記上移動,一邊念念有詞。最後,他指向其中一個標記:「這裡吧,距離應該是最近的。」
「非常感謝。」
顧浩和他握了握手,把圖紙小心地收到帆布包裡,轉身向邰偉喊道:「大偉,我先走了。」
邰偉快步走過來:「顧爹,你……」
「我還得去找那孩子。」顧浩向王憲江努努嘴,「跟你師父說一聲就行。」
邰偉猶豫了一下:「顧爹,我跟你去吧。」
「不用,別耽誤你幹正事。」顧浩拍拍帆布包,「我有圖紙呢,丟不了。」
「那……也行。」邰偉點點頭,「你自己多加小心。」
顧浩向姜玉淑揮揮手:「走吧,咱們上去。」
在黑暗的地底會讓人失去時間的概念。兩個人從井口鑽出地面,才發現已經是傍晚時分。到文化廣場需要坐兩趟公交車。顧浩和姜玉淑各自換下雨靴後,走到公交站,翹首等待著下一輛抵達的13路公交車。
顧浩不時地看向手錶。姜玉淑則一直在身上嗅來嗅去,生怕還殘留著難聞的味道。上了車之後,她始終躲在車廂後部,儘量避免挨著其他乘客。
大概半小時後,他們到了文化廣場。廣場上還聚集著不少散步、放風箏、拍照的遊人,很是熱鬧。顧浩從流動小販手裡買了幾隻螢光棒。隨即,他拿著圖紙,在遊人中間匆匆穿行,姜玉淑緊跟其後,走得氣喘吁吁。在圖紙的指示下,他們很快就找到了那個位於兩塊綠地中間的柏油路上的下水井。
這個位置相對偏僻,旁邊還有一大叢灌木作為掩護。顧浩和姜玉淑再次換好雨靴。之後,顧浩挪開下水井蓋,又折下幾支灌木放在井邊做提示其他路人之用。隨即,他和姜玉淑一前一後地鑽進了井裡。
這次只有兩個人、一隻手電筒和幾支螢光棒,姜玉淑的心裡要緊張得多,幾乎和顧浩寸步不離。好在圖紙上的標識足夠清楚,從支管道進入主管道之後,走了沒多遠,手電光就在管道壁上掃到了一個圓形的鐵門。
顧浩小心翼翼地走過去,用手電筒在鐵門上照射了一圈,又嘗試著去轉鐵門上的密封閥。儘管有生鏽的澀滯感,但是那個閥門還是被轉動了。吱呀一聲之後,鐵門開啟了。
他看看姜玉淑,後者盯著那條門縫,臉上是螢光棒發出的綠色微光,看上去既興奮又恐懼。
顧浩拉開門,率先鑽了進去。
一踏上管道地面,他就意識到這裡是乾燥的。同時,一股難以名狀的氣味撲面而來——燃燒過的蠟油、隔夜的肉包子、涼透的玉米粥、香皂、變質的啤酒……
有那麼一瞬間,他甚至以為自己就置身於那個公共小廚房裡。
身後的姜玉淑吸吸鼻子,顯然也注意到了這裡的異常之處。
兩個人穿過管道,踏上花崗巖臺階。隨著手電筒光照範圍的擴大,眼前的一切都呈現出來。
顧浩首先注意到地面上鋪設的一張床墊,上面還有疊成方塊的被褥。此外,還有插著蠟燭的啤酒瓶、大桶清水、盛著乾涸的玉米粥的不鏽鋼盆、看起來像自製酒精爐的幾個易拉罐……
他聽到姜玉淑的呼吸急促起來。顧浩下意識地看向她,姜玉淑也回望著他,眼睛閃閃發亮。
毫無疑問,這裡有人居住。
顧浩拿起那個不鏽鋼盆,伸出手指在乾硬的玉米粥上戳了戳。玉米粥的表面已經形成了一層硬殼,下面依然沒有凝固,這說明它存留的時間不太久。此外,那些凌亂地擺在空地上的沒有燃盡的蠟燭,同樣證實居住者已經在此生活了很長時間。
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