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新世界 (第1/4頁)
使用者2067516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初這小子腦子不知道抽什麼風,繳獲了一支63式,覺得這玩意有個彈匣,被不是很懂武器的張雷忽悠李銘說這玩意是步衝合一,牛逼的很,劉勁好心要給他分配個81槓,李銘死活不要,結果劉勁被氣壞了,覺得李銘不知好歹,繳獲了新槍,打死不給他換。
李銘現在恨不得給自己狠狠的兩耳光,用了56半,覺得看起來有彈匣的63式威猛的不得了,覺得鋼木復古外形的63就帥的要死要活,這下可好了,挑什麼不行,偏偏挑選了個共和國武器之恥63式,當初製造這玩意的時候還提出了一個看似先進,實則簡直是笑話的理念流毒至今,這就是“步衝合一”。
實際上,63式的設計思路根本就是對武器概念混淆不清的產物,甚至連二戰的施邁瑟都不如,步槍和衝鋒槍合體的產物本身就是突擊步槍,步衝合一的本質其實也就是突擊步槍,可以說63式在本身就已經有突擊步槍的概念下,強行再把突擊步槍翻譯成“步衝合一”再來一遍。
63設計結構之離譜簡直讓人無法想象,在和56半同等寬度的情況下,槍機框寬的離譜,以至於槍身木託不得不削減兩側的寬度,導致了使用一段時間後側面護木開裂的問題,但是早在1945年設計定型的56半卻根本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56半的原型sks步槍使用的是短活塞導氣,槍擊偏移閉鎖原理,算是一款比較成熟但是復古的結構。
63使用的是短活塞加旋轉閉鎖的結構,理論上設計思路是高於56沖和56半,已經初步接近目前世界主流武器的常用自動結構,而且與81屬於同一自動機設計理念,但是在有成熟的ak槍機結構的情況下非要另闢蹊徑,製造了一個擴大版的ak槍機,以所謂保證可靠性為指導,盲目增大了自動機重量和寬度,不得不讓槍托做出妥協。
增大寬度和重量只是其中一個bug,復進簧力度小根本壓不住後座的槍機,而且槍機框和槍機接觸面短,契合不牢靠,槍機直接就在槍機框裡面放飛自我,自動機運作過程中蹦蹦跳跳,造成了穩定性差的問題,還歷史大倒車的用上了20發彈匣,而不是使用現成的56衝彈匣。
平心而論,這玩意說好聽點是個連發sks,但是實際上這玩意就算是在特殊時期前生產的那一批,還不如sks改了自動機好使,和1945年的sks相比,技術水平的落後和設計不合理的離譜讓人無力吐槽。
而且過盈壓加銷工藝的盲目改動大大降低了節套和槍管的連線可靠性,唯一先進的地方,估計也就是那個衝壓製造的機匣蓋了,笨重的63式在特殊時期低劣的生產工藝更是讓這個問題被大大放大。
就像人們吹噓56半打得準一樣,63也被很多情懷黨或多或少的賦予了一些神秘的色彩,用特殊時期為其辯護,實際上,發射56彈的56半機瞄也照樣打不中400米的電線杆,也沒有比單發的56衝打的更精準多少,63式質量最好的一批也照樣不如56衝好使。
63最致命的地方不只是設計上面無數的bug,反映在生產工藝上面的問題更嚴重,很多人為63節套和槍管連線不穩定找藉口,說什麼是因為特殊時期云云,實際上,即便在特殊時期,使用過盈壓加銷的56衝也沒有出現過節套和槍管鬆動的問題。
63盲目的改進連線方式,導致在有成熟工藝能力的情況下出現了同樣生產條件下56衝質量沒有問題,相反更高階別軍工廠的63出現了槍管晃動的問題,造成了精度大幅度下降,離群彈數量多的問題。
很多人認為63式解決的是全民備戰時期有無的問題,實際上在那個特別的時期,共和國的輕武器產量已經完全過剩,遠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不堪,不足的是高精尖武器的數量和質量,但是在輕武器上,有沒有63都無所謂,63更多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