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5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雁
在加拿大溫哥華,朋友帶我到海邊的公園看大雁。
大雁的身軀巨大出乎我的意料,大約有白鵝的四倍。那麼多身體龐大的雁聚在一起,場面令我十分震懾。
朋友買了一些餅乾、薯片、雜食,準備在草地上餵食大雁,大雁立刻站起來,圍繞在我們身邊。那些大雁似有靈性,鴉鴉叫著向我們乞食。
朋友一面把餅乾丟到空中,一面說:〃從前到夏天快結束時,大雁就準備南飛了,它們會在南方避寒,一直到隔年的春天才飛回來,不過,這裡的大雁早就不南飛了。〃
為什麼大雁不再南飛呢?
朋友告訴我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在這海邊餵食大雁,起先,只有兩三隻大雁,到現在有數百隻大雁了,數目還在增加中。冬天的時候,它們躲在建築物裡避寒,有人餵食,就飛出來吃,冬天也就那樣過了。
朋友感嘆地說:〃總有一天,全溫哥華的大雁都不會再南飛了,候鳥變成留鳥,再過幾代,大雁的子孫會失去長途飛翔的能力,然後再過幾代,子孫們甚至完全不知道有南飛這一回事了。〃
我抓了一把薯片丟到空中,大雁咻咻地過來搶食。我心裡百感交集,我們這樣餵食大雁,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如果為了一時的娛樂,而使雁無法飛行、不再南飛,實在是令人不安的。
已經移民到加拿大十七年的朋友說,自己的處境與大雁很相像,真怕子孫完全不知道有南飛這一回事,因此常常帶孩子來喂大雁,讓他們瞭解,溫哥華雖好,終非我們的故鄉。
〃你的孩子呢?〃
〃現在都在高雄的佛光山參加夏令營呢!〃朋友開懷地笑著。
我們把東西喂完了,往回走的時候,大雁還一路緊緊跟隨,一直走到汽車旁邊,大雁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不南飛的大雁,除了體積巨大,與廣場上的鴿子又有什麼不同呢?一路上我都在想著。
鮭魚歸魚
朋友開車帶我從西溫哥華到北溫哥華,路過一座大橋,特別停車,步行到橋上看河水。
河水並無異樣,清澈悠然地穿過樹林。
〃到秋天的時候來看,這條河整個變成紅色,所以本地人也叫作血河。〃朋友說。
原來,到每年九月的時候,海里的蛙魚開始溯河而上,奮力游到河的上游產卵。娃魚的頭是翠綠色,背部是藍灰色,腹部是銀白色,但是一到產卵季溯溪上游的時候,全身都會轉變成紅色,愈來愈紅,紅得就像秋天飄落的楓葉一樣。
在擁擠向上游的過程,一些畦魚會力盡而死在半途;一些會面板破裂,露出血紅的肉來;還有一些會被沿途鳥獸吃掉;最終能到上游產卵的只是極少數。
虔信佛教的朋友說,他第一次到河邊看鮮魚迴游,見及那悲壯激烈的場面,看到楓與血交染的顏色,忍不住感動得流下淚來,如今站在河水清澄的橋面上,彷彿還看到當時那撼人的的畫面。
娃魚為什麼從大海溯溪迴游?至今科學家還不能完全解開其中的謎。
但是,我的朋友卻有一個浪漫感性的說法,他說:〃娃魚是在回故鄉,所以畦魚也可以說是歸魚。〃
蛙魚是在河流的水源地出生,在它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遊向大海,雖然在海中也能自由地生活,在最後一季總要奮力地游回故鄉,在淡水產卵,乃至死亡。初生的娃魚在河中並沒有充足的食物,因此初生時是以父母親的屍體為食物而長大的。
朋友說:〃可惜你不是秋天來溫哥華,否則就可以看到那壯麗的場面。〃
我雖然看不見那壯麗的場面,光憑想像也彷彿親臨了。
不只是魚吧!凡是世間的有情,都不免對故鄉有一種複雜的情感,在某一個時空呼喚